正常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试验规程(SOP)
试验前
1. 需得到卫生部药政局同意进行药代试验的批文 2. 公司提供药代试验样品检验合格证书
3. 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所仪器设备条件,与公司讨论并修订药代试验
方案,确定实验标本检测方法,预实验证明可行后写出书面计划 4. 写出药代实验的设计和具体执行计划书 5. 签订合同
6. 准备知情同意书:主要执行书面形式的知情同意书,由临床药理医生介绍有
关本项试验的各项内容,征得志愿者同意,由志愿者签署书面形式的知情同意书 7. 将药代试验方案、志愿者登记表、卫生部批文复印件及书面知情同意书报送
北京医科大学药物药代试验伦理委员会审批 8. 确定所内参加本项试验的小组成员,包括主要研究者、主要参加者和参加者,
并指定该项目本所内的监视员(l—2人),其中主要负责本项研究的医师必需经过临床药理培训。试验小组在试验前要学习 GCP指导原则、本所SOP和试验方案。 9. 主要研究者和各参加人员复习文献,充分了解临床前药理的各项研究材料 10. 检验试验样品及安慰剂:药名、规格、批号、合理、有效期、生产厂家等标
记是否齐全,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11. 药代试验小组派人参加北京医科大学部属临床药理基地构审查委员会审查
方案会议,接受指导及回答问题 12. 编制试验计划的流程图,确定试验场所急救必备措施:如急救车内急救药品
是否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13. 药代试验样品由本所专人负责管理
14. 周密安排所有试验日程和人员配备,力求整个试验在计划日期内有条不紊地
按期完成所有试验原始数据,资料均应随时计算整理妥善保管。 15. 所有实验室工作完成以后按药品审评认可的方式或软件进行处理,计算出所
有必要的统计结果和参数。 16. 正式试验必须在开题报告得到批准以后方可进行。
试验中
第一部分:
1. 药代试验小组严格执行试验方案、标准操作规程及流程图(附试验中记录表,流程图) 2. 试验过程中不得随意修改方案要求
3. 研究人员应与药品管理专人保持密切联系,认真执行药品管理制度,负责管理好有关试验药品 4. 保持原始记录的完整、正确与精确,主动支持本所监视员的工作,核对数据,保证原始资料准确无误,并妥善保管。如记录内容必须更正时,在下方划道,须保留原来填写内容,在旁注明更正内容,并签字及注明更正日期
第二部分:药代试验的试验设计 1.药品和试剂
药品和试剂名称、结构特征 结构式、理化性质、剂型、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生产厂家名称、批号、失(有)效期。 2.仪器:
所有试验所用仪器设备的详细名称,型号。 3.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
应由具有检验方面经验的专业单位负责 4. 健康志愿者: 入选标准
1) 男性健康志愿者,年龄21—40岁;
2) 体重在标准体重的20%之内(标准体重公式:((身高cm-100)×0.9)); 3) 试验前查体、肝肾功能及试验相关各项检查检测正常;
受试者对试验目的充分了解,对试验药物的主要药理特性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也基本了解,志愿签署书面同意书,试验期间不得服药,忌烟酒. 排除标准: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选择 (l)健康检查不符合受试者标准.
(2)经常用药、嗜酒、2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试验 (3)3个月内用过已知对某脏器有损害的药物。 (4)有药物过敏史。 (5)试验前一年内患过重病.
(6)有慢性胃肠道疾病或肝、肾疾病史或现有上述疾病。 (7)有其它影响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因素、
(8)正在应用其它预防或治疗药物者 5.给药方法: 5.1剂量设计:
确定原则:
参照同类药物的临床剂量,参考耐受性结果,按照等差或等比序列设计。 5.2分组
从最小剂量到最大剂量之间(含最大和最小剂量)设5-6组,试验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设计进行。 5.3血、尿、唾液标本收集:
血标本: 吸收相采集3-4点,消除相采集5-6点。 采集量:3.5ml
尿标本: 区间法采集,记录体积,收集样本。 唾液采用咀嚼法采集 6.体检指标 6.1 观察指标
1) 临床症状:身高、体重、主诉症状与客观体检所见及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与全身体征体检。 2) 12导联心电图检查 3) 脑电图检查 4) 眼科检查 5) 神经系统检查
6) 血液学检查: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及分
类、血小板计数(PLT)、 7) 血生化检查:AST、ALT、ALP、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 (TP)、尿素氮
++
(BUN)、血肌酐(Cr)、Na, , K; 8) 尿分析:外观、pH值、比重、尿糖(GLU)、尿蛋白(PRO)、尿胆原(UBG)、
尿胆红素(BIL)、尿白细胞计数(LEU)、尿酮体(KET)、尿红细胞(ERY) 6.2 观察时间
试验前:作上述全部指标. 7.方法学
7.1血尿标本的测定
测定方法要求特异、灵敏、重现性好。
(1)灵敏度:要求能测出3—5个半衰期后的血药浓度或Cmax的1/10。
(2)特异性: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所测药物为原型药或其代谢物。 (3)重现性:在实际所用的标准曲线范围内日变异系数争取达到5%以内,但
不能超过10%. (4)标准曲线及回收率
HPLC法各种组织液的标准曲线要单独建立。每条曲线在应用浓度范围内最少包括四个药物浓度,相关系数不得低于0.9990,回收率不得低于70%。应注明固定相(色谱柱)的型号,内径,粒度,长度,流动相的组成, pH环境,流速设定,检测器种类及波长,标本的稀释、提取等处理方法。
微生物测定法采用铺菌或混菌方法,标准检定菌名称和来源,培养基成分,若系采购产品应注明生产厂家。
第三部分: 试验方法 1.检查药品和试剂:
药品和试剂名称、结构特征 结构式、理化性质、剂型、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生产厂家名称、批号、失(有)效期。 2.检查所用仪器:
所有试验所用仪器设备的详细名称,型号。 3.检查试验室:
检查及特殊检查的方法及方法的稳定性,检查病房抢救设施及药品准备情
况。 4.招收健康志愿者、志愿者体检及志愿签署书面同意书。 5.给药:
5.1 给药前一天晚20:00受试者住人 I期病房,更换服装,开始禁食,可适度
饮水。 5.2给药当天早晨受试者禁食,8:00AM开依次服药,服药时饮水100ml。 5.3受试者服药后2小时给予标准早餐,4小时给予标准午餐,12小时给予标准
晚餐。 5.4 试验给药后各天按时采集血、尿、唾液标本。
5.5采标本前必须准备好灭菌试管,作好标记。准备好标本采集表。表头编号必
须与试管相符。血样采出后放置半小时后即可离心分离出血清或血浆。血清或血浆转移至干净无菌试管中置于-20OC冰箱中保存。
第四部分: 总结过程 1.数据处理:
每—受试者的试验数据在电脑经3P97程序处理求得药代动力学参数,然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