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师》重要知识点汇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2:1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细胞、管、结晶、细菌、寄生虫等各种病理成分;辅助对泌尿系统疾作出的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常规试验项目。在一般性状检查或化学试验中不能发现的变化,常可通过沉淀检查来发现,如尿蛋白检查为阴性者而镜检却可查见少量的红细胞。说明在判断尿沉淀结果进,必须与物理、化学检查结果相互参照,并结合临床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尿沉渣检可分成非染色沉渣检、染色沉渣检及尿沉渣定量检查等方法。 染色镜检法可分为离心法及混匀一滴尿法。离心法敏感,检测阳性率高,为目前住院病人,尤其是能科和泌尿科病人常规检测方法,但其手续繁琐、费时,且因操作条件不同,如离心的尿量、转速和时间、保留尿沉渣体积等不同而使结果不易一致混匀浊的尿检查简单易行,但阳性率低,易漏诊,常用于非泌尿系统疾病的过筛检查,除明显混浊的血尿,脓尿外应强调用离心法,用染色时透明管型不易漏检,也有助于其它细胞成分结构观察。 脑脊液部分

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中的无色透明液体。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

作用:①缓冲、减轻或消除外力对脑组织和脊髓的损伤;②调节颅内压;③供给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走代谢产物;④调节神经系统碱储量,维持脑脊液pH在7.31~7.34;⑤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参考值】

健康人脑脊液总量约120ml~180ml,约占体液总量的1.5% 颜色

正常无色透明。新生儿由于胆红素移行,可呈黄色。当中枢系统有炎症、损伤、肿瘤或梗阻时,破坏了血脑屏障,使成分发生改变,而导致其颜色发生变化。 (1)红色:常见于各种原因的出血,特别是穿刺损伤的出血、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

除此以外,脑脊液中黄色素、胡萝卜素、黑色素、脂色素增高时,也可使脑脊液呈黄色。

(2)黄色:脑脊液黄色称为黄变症,可由出血、黄疸、淤滞、梗阻等引起。 ①出血性黄变症:见于陈旧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或脑出血,由于红细胞释放出血红

www.med66.com

蛋白,胆红素增加。出血4~8h后脑脊液即可呈黄色,48h颜色最深,并可持续21d左右。

②黄疸性黄变症:见于重症黄疸性肝炎、肝硬化、钩端螺旋体病、胆管梗阻、新生儿溶血症等,由于脑脊液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其呈黄色。

③淤滞性黄变症:由于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时,红细胞从毛细血管内渗出,导致脑脊液中胆红素增高,从而使脑脊液呈黄色。

④梗阻性黄变症:见于髓外肿瘤等所致的椎管梗阻,导致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当蛋白质超过1.5g/L时,可使脑脊液呈黄色。黄色的程度与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呈正比,且梗阻部位越低,黄色越明显。

(3)白色:多因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所致,常见于脑膜炎奈瑟氏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4)绿色:多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性、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5)褐色或黑色:多见于脑膜黑色素肉瘤或黑色素瘤等。

(6)无色:除了见于正常脑脊液以外,也可见于病毒性脑炎、轻型结核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神经梅毒等。 透明度

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

脑脊液的混浊度与其所含的细胞和细菌数量有关,当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超过300×10^6/L时,可呈混浊;脑脊液中蛋白质明显增高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时,也可使脑脊液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可呈毛玻璃样的混浊,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呈脓性或块样混浊,穿刺损伤时的脑脊液可呈轻微的红色混浊。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的脑脊液可呈透明外观。

一般分三级:清晰透明、微混、混浊 浆膜腔积液部分

人体的胸腔、腹腔、心包腔等统称为浆膜腔。在正常情况下仅有少量液体,主要起润滑作用。正常人浆膜内少量液体来自壁层浆膜毛细血管内的血浆滤出,并通过脏层浆膜的淋巴管和小静脉的回吸收。

【正常值】胸腔液<20ml,腹腔液<50ml,心包腔液约为10-30ml,关节腔液

www.med66.com

0.1-0.2ml。

浆膜腔积液:当浆膜有炎症、循环障碍,恶性肿瘤等病变时,浆膜腔液生成增多并积聚在浆膜腔内,其性质也发生变化,此时称为~。

漏出液:一般为非炎症性积液,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不断被重吸收,液体在毛细血管内外移动的方向取决于四个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2、组织液胶体渗透压;3、血浆胶渗压;4、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静水压) 则漏出液的形成原因:

1、毛细血管血压升高;2、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3、淋巴回流受阻;4、水、钠储留:

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液体、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等)和各种细胞成分等从血管内渗出到血管外和组织间隙及浆膜腔,形成积液。形成原因见下:

1、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 2、恶性肿瘤: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浆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3、其他: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液、胆汁和胃液)、风湿性疾病等也可引起积液。 标本的采集

一般由临床医生行浆膜腔穿刺术获得;采集标本分4管留取,

第1管细菌学;第2管化学和免疫学;第3管细胞学,第4管观察凝固现象。 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宜用EDTA-K2抗凝,化学检查肝素抗凝。

注意:送检和检测必须及时;如不能检查应该加无水乙醇放置于冰箱保存。 浆膜腔积液的颜色

正常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腔液为清亮、淡黄色的液体,病理情况下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一般渗出液颜色深,漏出液颜色浅。 【异常颜色和临床意义】

①红色:为血性。可由穿刺损伤、结核、肿瘤、内脏损伤、出血性疾病等所致。②脓性淡黄色:化脓性感染乳白色:由化脓性感染时大量白细胞和细菌、胸导管

www.med66.com

阻塞或破裂时的真性乳糜液或含有大量脂肪变性细胞时的假性乳糜液所致。有恶臭气味的脓性积液多为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所致。③绿色:由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 棕色:多由阿米巴脓肿破溃进入胸腔或腹腔所致;④黄色或淡黄色:可见于各种原因的黄疸;⑤黑色:由曲霉菌感染引起;⑥草黄色:多见于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 浆膜腔积液的量

正常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内均有少量的液体,但在病理情况下,液体增多,其增多的程度与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以从几毫升—数千毫升不等。 透明度(清澈、微浑、浑浊)

正常胸腔液、腹腔液和心包腔液为清晰透明的液体。积液的透明度常与其所含的细胞、细菌、蛋白质等程度有关。

渗出液呈不同程度的混浊,乳糜液因含有大量脂肪也呈混浊;漏出液一般清晰透明。 凝固性

漏出液一般不凝固,渗出液往往可以自行凝固或有凝块出现。 原因:纤维蛋白原作用,渗出液中含有纤溶酶时可降解纤维蛋白。 比重

取决于蛋白质含量,漏出液小于1.015,渗出液大于1.018。 浆膜腔积液的pH 隔绝空气,及时送检

漏出液:7.455-7.465;渗出液:6.87-7.39 【临床意义】

1、胸腔积液:pH<7.4,炎性积液;pH<7.3,伴有葡萄糖减低,提示有并发症;pH小于6.0,多由于胃液进入胸腔,见于食管破裂,严重脓胸。

2、腹腔积液:伴有感染时,细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多,使pH减低。pH小于7.3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0%。

3、心包腔积液:明显减低可见于风湿性、结核性、化脓性、恶性肿瘤性、尿毒症性心包炎等,其中以恶性肿瘤性、结核性积液减低较明显。 蛋白质检查

www.med66.com

2017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师》重要知识点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dh06773t79nplx1m54t1j03v4iv5u00as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