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 地理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3/4。读图,完成1-2题。
1.若②图比例尺为1∶N,则①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2∶N 1∶2N B.1∶2N 2∶N C.2∶N 4∶N D.1∶2N 1∶4N 2.若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1.84 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A.1∶3 000 000 B.1∶30 000 000 C.1∶300 000 D.1∶30 000
读图,完成3-4题。
1
3.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4.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经纬网图一,图中相邻两条经纬线的度数间隔都为10°。读图,完成5-6问题。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实地面积 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若①②间的距离、③④间的纬线长度分别 为L1、L2则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A.L2>L1 B.L1=L2 C.L1=2L2 D.L1>L2 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甲地的地理坐标是
A.150°N,40°W B.150°N,40°E
C.40°N,150°E D.40°S,150°W
8.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雨林气候分布最广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向心状流向 D.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2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完成9-11题。 9.图中断崖的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A.160 m B.260m C.420 m D.500 m 10.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由东北流向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 C.由西南流向东北 D.由西北流向东南 11.从N观景台到M观景台的山路
①有些路段沿等高线修建 ②沿河谷迂回前进 ③地起伏较小 ④呈“之”字形迂回前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读图,完成12-13题。
12.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A.沿等高线 B.沿山脊线 C.沿山谷线 D.连接聚落 13.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全球海雾多发区图,完成12-13题
3
14.全球海雾多发生于 A.中、低纬度的暖流洋面 B.中、低纬度的寒流洋面 C.中、高纬度的暖流洋面 D.中、高纬度的寒流洋面 15.图示海雾多发区也是世界海洋
渔业资源丰富区;而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渔业资源相对较为贫乏。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海洋污染最重 B.海域水温最高 C.大陆架较狭窄 D.无上升洋流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14-15题。
16.A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17.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 B.图中B岛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C.该区域处于板块边界处,火山、地震多 D.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铁锈八州”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地,而“加德佛三州”则以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1970年后,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崛起,美国传统制造业逐渐走向衰落,大量人口从“铁绣八州”向“加德佛三州”转移。读“铁锈八州”和“加德佛三州”位置示意图,完成18-20题。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