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计算20%戊二醛的使用量和加水量;
20%/2%-1=10-1=9 即用100ml25%的戊二醛加入900ml蒸馏水中配成1000ml2%戊二醛。由于20%戊二醛常是在酸式条件下保存,故可再用0.3%NaHCO3调PH值。 2、 实施具体操作步骤;注意2%戊二醛在20℃只能保存2周,故应现用现配。 3、 回答下列问题:
(1) 取20%戊二醛与加水的比例是多少?1:9
(2) 戊二醛在消毒剂消毒效果分类中属高中低哪一类?高效消毒灭菌剂 (3) 代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分类的标志是什么?细菌、病毒、芽胞、杆菌等。
3、流行病学资料处理:
题目: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有人调查了黑龙江某地不同民族的大骨节病。在汉族中,检查了426人,发现有145人患大骨节病;检查了朝鲜族177人,有2人患该病。 请回答:1、用什么指示反映这次调查结果?患病率。
2、在检查的人群中,哪个民族的大骨节病高?(列出算式,不做具体计算)汉族:145/426。
3、做出恰当的统计表。(画出统计表的草表框架,不一定精确)
项目 汉族 朝鲜族 合计 患病人数 145(a) 2 (c) 147 正常人数 281 (b) 175 (d) 456 合计 426 177 603 再运用卡方检验算出x2=(ad-bc)2n/(a+b)(c+d)(a+c)(b+d)、P值,得出两者患者率有差异。 常规仪器的使用
操作题目:如何正确使用余氯比色计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
要求:正确使用余氯比色计测定饮用水中的余氯含量,并正确对测定结果进行判定。 操作步骤:
1、取水样5ml于带刻度的比色管中;(3分)
2、用滴管加入2~3滴邻联甲苯胺溶液,混匀;(3分) 3、迅速与标准管进行比色;(3分)
4、读出水样中的余氯含量。(3分) 判定标准为0.3-0.5mg/L 简答题:
1、饮用水中余氯卫生标准的浓度表示单位是什么? (2分)205页 答:饮用水中余氯卫生标准的浓度表示单位是mg/l。 2、测定水中余氯时的温度最好不超过多少度(℃)? (2分) 答:测定水中余氯时的温度最好不超过20℃。 3、立即比色,所得结果为何种余氯?(2分)
答:立即比色,所得结果为游离性余氯。 4、10分钟后比色,所得结果为何种余氯?(2分) 答:10分钟后比色,所得结果为总氯。
第一站 流行病学调查
(一)常见问题
1、 描述性研究资料、分析性资料应如何收集?
答:⑴ 描述性研究资料:采用现况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筛检)收集资料;
⑵ 分析性资料:① 病例对照(现场询问、调查表、采样)② 队列(现场、追踪、随访、监督)③ 流行病
学实验(恰当选择对象、随机、筛选)。
2、 要做好调查资料的收集,在设计和收集阶段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同上,是以上收集方法的注意事项。
3、 抽样调查时样本的大小如何确定?怎样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答:现况:①预期现患率 ②结果精确性;对照:①人群中暴露的比例 ②假定暴露造成的相对危险度 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 ④要求的把握度;保证代表性:随机原则、监督、控制偏倚。 4、 传染病爆发时,应如何进行调查?
答:①制定调查方案:调查目的、调查方法(现况、对照、队列)、调查内容、调查表设计;②调查活动的实施:1)调查准备:人、财、物;2)调查活动组织;3)调查资料收集;4)标本的采集和储运;③调查资料的处理:1)调查资料的分析;2)样本检测结果的判定;④执行控制与干预措施;⑤评价控制效果;⑥疾病与危险因素的调查实例;⑦撰写调查报告。
5、 简述粪便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储运要求。
答:不同部位取新鲜标本(最好含异常样本)→洁净干燥(保温)保存运送→立即检验。 6、 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应如何分析?
答:描述性分析→推断性统计:①卡方检验(疾病与暴露的关联)②比值比OR(疾病与暴露联系强度大小)③OR的95%可信区间 ④分层分析 ⑤分级分析。
7、 在实际应用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措施? 答:①管理控制传染源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 8、 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原则。
答:一般反应: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反应(发热、头昏、恶心、腹泻)等。处理原则:一般不需处理(1-2天可消失);如反应强烈仅需对症治疗;如有异常反应,则上报,同时作出抢救,如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或肌注苯海拉明(20-50mg),及时送医院;当然也要排除偶合疾病情况。 9、 在病毒性肝炎的调查中,应对HbsAg携带者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不能作献血员,加强随访,要求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防止传染他人;②建议作进一步检查(乙肝两
对半定量、HBeAg定量、肝功能、HBV-DNA、AFP、肝纤二项、肝脏B超),必要时治疗,同时定期作相关检查。③建议与患病接触频繁者进行相关检查,尽量注射疫苗保护。 10、钩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①传染源(病人和带虫者的病原学检查);②传播途径(皮肤接触、经口感染、粪便);③易感人群(个人防护、治疗及管理粪便)。
11、简述流行性出血热病员的处理原则。
答:治疗、疫情监测、防鼠灭鼠、做好卫生工作、预防接种。 12、简述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答:①控制传染源(治疗患者,管理控制病畜);②切断传播途径(灭钉螺,管理粪便及保护水源);③保护易感人群(个人防护)。
13、试述苯中毒的预防措施。
答:①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②生产工艺改革(减少接触苯);③通风排毒;④卫生保健措施(测定苯浓度、定期体检)。
14、食物中毒一般急救处理原则
(一)在毒物性质未查明之前,不一定要等待明确诊断,只要符合食物中毒的特点,就应立即进行一般急救处理。其原则是:
(1)排出毒物:尽快排除胃肠道内未被吸收的毒物。 (2)防止食物吸收,保护胃肠道粘膜。 (3)使用特效解毒剂。 (4)促进已被吸收毒物的排泄。 (5)根据病情,对症治疗 (二)食物中毒调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