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 第31号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
快乐的人是会演凑快乐的。演凑快乐,就是留住快乐。流星瞬间的消shì( ),昙花一现后的凋零,蒲公英随风飘零……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总会带给我们瞬间的幸福与快乐。快乐的人知道将快乐延续:流星消失,还有宁静美好的星空;昙花凋零,还有 ;蒲公英飘走了,还有随风飞舞的xuàn( )烂……即使人生路上,事业、前途、爱情、家庭都如泡沫一样破灭了也不必悲观。试图留住这些快乐,学会将快乐沿续。那么,快乐的天使终会降临在你的身上。 (1)依据拼音写汉字(2分)
(2) 找出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仿照画横线句子的结构续写一句话。(3分)
昙花凋零,还有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 ▲ 。 (柳永《凤栖梧》)
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 ▲ 。(《诗经 蒹葭》) 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 (李煜《相见欢》)
④ ▲ 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 》) ⑤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 (司马迁《陈涉世家》) ⑦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感受巧妙结合,慨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从小姑娘身上看到新一代的成长,感到事业后继有人。 ....B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热情教育。 ....C《漫话小行星》一文旁征博引,把抽象的事物说得非常清楚。 ....D我和阿明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班同学,可算是忘年之交。 ....
4.下面语段中有3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最近,有市民打电话反映有些城市雕塑被人为破坏得面目全非。①记者在海连东路调查发现,很多城市雕塑都处于这样难堪的窘境,②不但被贴了一身的小广告,而且表面污迹斑斑。更有甚者,已经是缺胳膊少腿了。③对此很多市民表示,这些美化城市形象的雕塑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市相关部门也应该做好积极养护的义务。
第①句改为: 第②句改为: 第③句改为: 5. 名著阅读(7分) (1)《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先后经历过哪四个国家(4分)
(2)下面所列小说中的人物是个怎样的形象,试选一组加以比较(3分)
第一组:林冲和武松 第二组:诸葛亮和周瑜 答:我选第 组
相同点: 不同点: 二、理解?感悟(60分)
1
(一)诗歌鉴赏(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2分) 7.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9—12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任末(人名)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书籍)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静(通“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任末年十四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 B. 人恒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 削荆为笔/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皆出酒食 ..
9. 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 虽 死 犹 存 不 学 者 虽 存 谓 之 行 尸 走 肉 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11.乙文表现了任末的什么精神?这与甲文中哪个观点相吻合?(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10分)
享受读书 黄新民
①读书,是人类用来不断进化自己的一种高明伟大的方式。
②读书可以医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启发智慧、陶冶情操,才逐渐聪明起来。(1)好书如同良师,有了这样的良师,人生的道路就会走得踏实、稳健得多。 ③读书可以净化心灵。周国平先生曾说过:“(2)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奔忙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可悲的黑洞,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读书,关注内心世界,充实精神生活。读历史,读哲学,能悟出很多人生的道理,透视眼前迷雾,走出人生黑洞,踏上铺满阳光与鲜花的道路,迎接人生的春天。
2
④读书可以拓宽人生境界。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在不断学习中反省自己、提升自己的结果。思想境界高的人,不会计较小事,不会计较名利。“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读书,能提升我们的气质和品位,“胸藏万卷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用读书指导生活,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最有用。在读书和反思的同时进行总结,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境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读书能使自己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自己。“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有学问的人,会把自己看得低一点,他们知道山外有山,明白能者如云。这是一种让人成功的思想境界。
⑤学习无止境,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才能超脱世事纷争,人生就会有所收获。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 综合全文,说说第①节中“进化”一词的内涵?(2分)
14. 第④段中作者认为读书能从哪些方面拓宽人生的境界?(3分) 15. 选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3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2分)
禽流感
①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症,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他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②一般情况下,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使人类发病。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有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③目前在世界许多地方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属H5N1型,通常只在禽类中传播,很少感染人类。尽管已出现人类被感染禽流感病而发病的事例,但这种情况还属少见。此外,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途径主要是接触感染。从微生物学角度讲,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阻止了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侵袭:首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不含禽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受体,即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第二,所有能在人群中流行的流感病毒,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第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④不过,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禽流感病毒会直接引起人类流感暴发,但从进化角度看,人类流感与原先在动物中传播的流感病毒有关。很可能是在历史上人类驯养猪、鸡等动物的过程中,由于人类接触频繁,猪流感与禽流感病毒的某些毒株发生了变异,获得对人的致病性以及在人群中传播的能力,成为人类流感病毒。这类事物有可能再次发生,因此医疗研究和监测部门已对禽流感袭击人的可能性保持警惕。对个人而言,应注重身体健康,保护良好免疫力;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烹煮,以杀灭病毒。截止目前,我国内地已发生多起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事例。我国已经建立了可快速检测禽流感的技术手段,
卫生部在几年前就强化了包括禽流感在内的流感疫情监测,多种流感病毒的动向都在监视视野中。 (摘自新华网)
16. 什么是禽流感?请你给它下个定义。( 2 分)
17. 文章①—③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18、结合下面的有关资料,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简要语言概述。(3分)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成为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
3
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更名为禽流感。禽流感被发现一百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高效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地区,往往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答: 。 19、读了本文后,对于频繁发生的禽流感,说说你的体会和看法。(4分)
答:
(五)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0——24题(18分)
盛开在碗里的硬币
包利民
①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一个人所吸引。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那只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她的衣服上居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张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
③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在碗里。而且摆得极美观,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一枚一元的摆在碗底中央,周围是一圈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身,慢慢地离开。
④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子,好奇之下,便跟了过去。女孩刚一进店门,便听服务员说:“怎么还要到屋里来了?去外面!”女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我想买一碗麻辣烫,带走!”然后轻轻地从碗里拣出几枚硬币。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我依然跟着她,她又买了一双凉鞋,很大,看样子不是给自己的,还买了一包低档香烟。口袋里的纸币已经花尽,碗里的硬币也只剩下少半。
⑤她慢慢地向前走,依然用一只手托着碗,就像在呵护着一朵开在掌中的花。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还要给爸爸买瓶酒,给弟弟买个玩具……”她回头看了一眼路过的书店,眼中一丝不舍,只是没有停下脚步。我快步超越她,回头看,那只碗里的硬币依然是一朵花的形状,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光。
⑥我猜想,她或许有着一个极贫困的家,有着一个多病的母亲,有着一个劳累的父亲,一个小小的弟弟。本该是在鸟语书香的校园里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大街上拿着一只碗讨钱,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或许懂事、善良、自强等词语已不足以概括,就从她在碗中摆钱的行为来看,她便远远超越了这些。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美丽的花,她才能把那些硬币摆放成如此鲜艳的形状。是的,和那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已低到尘埃之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
⑦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荡起飘尽。也曾艰难过,也曾在黯淡际遇中挣扎,或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有执著有坚强,可是同这个女孩相比,却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我曾抱怨过,也曾嫉妒过,更是愤恨过,世界在我的眼中,一度如此冷漠丑陋。可这个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即使在如此的生活中,她还能让心上开出花来,而不是结出老茧,真的让人惭愧不已。
⑧感谢这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女孩,那些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映亮我生命中那么多阴暗的角落,更像一汩清泉,悄悄浸润,涤尽那些经年尘埃。眼中的世界一下子美丽清新起来,看着女孩渐远的背影,才发觉,生活,竟是如此可爱!
20.第①段中“我”的目光为什么会被女孩所吸引?(2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