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2、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价 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理解题意:只花了九折的钱怎么理解?以谁为单位“1”? ②学生试算,独立列式。
③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并板书。 3、提高运用
在某商店促销活动时,原价200元的商品打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个,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商品售价多少元?
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让学生明确:“折上折”相当于连续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页“做一做”练习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1~3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11
第二课时 百分数:成数
教学内容:
第9页“成数”、做一做及练习二第4、5题。 教学目标:
1、明确成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2、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12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 分数 百分数 二成 十分之二 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 方法二:350-350×25%
=350×75% =350-350×0.25 =350×0.75 =350-87.5
=262.5(万千瓦时) =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教学后记:
13
第三课时 百分数:税率
教学内容:
第10页“税率”、做一做及练习二第6、7、8、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14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 30×0.05 = 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7、8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教学后记:
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