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1.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南北移动造成了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中能反映上海地区在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是( )
读右图回答2-3题。
2.图中O点的昼长为( )
A.22小时 B.12小时 C.10小时 D.20小时 3.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B.郑州 C.广州 D.武汉 4.地球上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A.赤道地区 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5.国际劳动节及以后几天内,北半球中纬地区( )
A.昼长夜短,且白昼继续增长 B.昼长夜短,但白昼不断变短 C.昼短夜长,且黑夜继续延长 D.昼短夜长,但黑夜不断缩短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6-9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6.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7.四地按照由北向南的顺序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乙、甲、丁 D.丁、甲、乙、丙 8.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9.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度过的节日是( )
A.劳动节 B.国庆节C.元旦节 D.教师节 11.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南半
5
球的现象( )
A.昼长于夜,昼逐渐变长 B.昼短于夜,昼逐渐变长 C.昼长于夜,昼逐渐变短 D.昼短于夜,昼逐渐变短
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5日开始,10月25日结束,历时6个月。据此回答12~13题:
12.自开幕过后1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 D.先减慢,后加快
13.自开幕过后3个月内,青岛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是( ) A.昼逐渐变短 B.昼逐渐变长 C.昼先变长后变短 D.昼先变短后变长
右图为2010年我国立秋时的日历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有关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并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并向南移动 C.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并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并向北移动
15.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日历所示日期昼长最接近的是( )
A.10月1日 B.5月4日 C.6月22日 D.2月15日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地球公转轨道旁的短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并在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请将甲、乙、丙、丁四图与A、B、C、D四点的对应关系写出:A对应______图,B对应______图,C对应______图,D对应______图。
(3)E、F、G、H四点中昼夜等长的是______,处于黎明的是______,处于黄昏的是______。
6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则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__;再过3个月左右的节气是______。 (2)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
(3)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______,与纬线的关系是______。
(4)此时,A点所在的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 (5)此时,赤道上白昼的范围是从______至______。
练习4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和五带
光照图的判读
1.夏至日时,北京(40°N,116°E)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50° B.16°26′ C.73°26′ D.26°04′ 2.秋分日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50° B.40° C.73°26′ D.26°04′
3.夏至日这一天,符合“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的区域是( )
A.北半球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4.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有时朝南、有时朝北的地方位于(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C、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与南极点之间 5.每年劳动节到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 C.一直向南 D.先向北再向南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6~7题。
6.该地在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23°26′ B.66°34′ C.90° D.45° 7.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同一条纬线上的各地,不相同的是( )
A、日出日落的时刻 B、昼夜长短 C、正午太阳高度 D、地方时 9.在晨昏线上,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为零点 B、时刻必然为6点或者18点 C、太阳高度等于0度 D、太阳高度角是负值 读“太阳直射点位移图”,回答10~11题:
7
10.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日期中,一年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国际儿童节 B.国际劳动节 C.我国国庆节 D.我国教师节
11.夏至日至秋分日,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约北纬4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高 D.高—低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12~13题: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 城市 ① ② ③ ④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24°45′ 40°28′ 35°21′ 26°36′ 日照间距 理论 2.02H 1.18H 1.41H 1.86H 实际采用 1.7H 1.1H 1.1~1.2H 1.6~1.7H 12.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上表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 ) 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
14.如左图所示,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①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D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
②A点的白昼时间长度是___________,日落时刻是___________。
D点的白昼时间长度是___________,日落时刻是___________。
③此时,A、B、C、D四点,白昼时间长短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
④A、B、C、D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_____
15.如左图所示,该图正中间的经线为0度经线,阴影表示黑夜。回答:
①此图所示的节气可能是________或者________。
②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③此时地球上除国际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外,还有一条经线的东西两侧日期也不相同,这条经线是________。
8
④图中所示当天,地球赤道上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___时,北极圈上日落的地方时是_______时。
⑤从昼夜半球来看,图中的NAS线叫做________线。
16.左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据此回答:①这一天是__________日(节气),一般为每年的_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②按图所示,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一天,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其白昼长为_________小时。 ④这一天,在A、B、C、D、E五地中,有两点的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它们是___________。
⑤比较A、C、D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_________。
⑥此时的北京时间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练习1】
选择题依次为 DBBCA; BAAAB; DD
13(1)逆时针(2)A (3)23小时56分4秒 恒星日 (4)A>C>B>D; A=B=C=D 14(1)逆时针(2)赤道;春分(3)B 6月22日 北回归线 (4)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练习2】
选择题依次为:DDDBB; DBCCC; CBCC
15. 7点40分 8点 16. 7点44分 17. 45°W 3点 14点 18. ②南 ③A 24 ④ 9点 14 ⑤第一问:C和E、D和F 第二问:A、B、C、D
【练习3】
选择题依次为:DDADA; DABDA; ABCCB 16(1)公转与自转方向均为逆时针 (2)乙;丁;甲;丙 (3) GH ; EGH; F
17(1)秋分;冬至(2)昼夜平分 (3)重合 垂直(4)昏线 90°E 90°W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