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A、B的质量之比为3:4,边长之比为1:2,则可以判断 A.A物体一定为空心 B.B物体一定为空心 C.A、B均不可能为空心 D.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
2.自然界中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石块重,小石块轻,木块也是这样,但没石块重,有些很小的物体却特别重。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经验能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问题是() A.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是否有关? B.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 C.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是定值? D.物体的密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3.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4.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5.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镜子中的“自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目前家庭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以下跟汽车有关的热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玻璃起“雾”影响行车安全,是车内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冬天排气管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C.汽车水箱中加入适量酒精降低了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结冰胀破水箱 D.空调制冷时,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将车内的“热”“搬”到车外
8.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
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 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D.吹奏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10.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物理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去结石,运用的是超声波能传递信息的原理 B.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领“,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 C.夏天向教室地面洒水并开窗通风,运用了加快空气流通来加快蒸发吸热的原理 D.竞赛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而非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在空中光速远大于声速 二、填空题
11.点燃两支长度不同的蜡烛,将其固定在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用玻璃烧杯将两支蜡烛罩在里面,发现较长的一支蜡烛先熄灭,这是由于燃烧产生的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要________ ,从而二氧化碳气体________ (填“上升”或“下降”)的缘故.
12.开普勒望远镜又称天文望远镜,它的物镜是一个_______透镜,他的目镜是一个_______透镜。 13.如图是场里的试鞋镜,小飞站在试鞋镜前看见鞋的像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_____像,鞋的像和鞋的连线与镜面_____(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当他走近试鞋镜时,鞋所成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除去白纸上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碳蒸气,字迹消失。在均匀的空气中激光是沿_____传播的。 15.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_____(“响度”或“音调”),小提琴演奏的乐曲是通过_____传入听众的耳朵。
16.校运会上张敏同学400m比赛的成绩如图所示。她的成绩为_____min_____s。
三、计算题
17.北京2008年奥运会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g。(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银=10.5g/cm3)。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机场?
四、实验题
19.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他们操作如下: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_____,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3)取适量的红葡萄酒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烧杯和红葡萄酒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是_____g。
(4)将烧杯中的红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红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红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g/cm3。
2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如图甲所示,此透镜的焦距_________cm。
(2)当蜡焰放在凸透镜左侧28cm处时,如图乙所示,则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
(3)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如图所示(P点是2倍焦距处),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当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 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图中的________(填“C”或 “D”)箭头所示的方向去观察。 21.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实 验中用的研究的方法是______。
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22.小明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冷水均匀加热时,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他突然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否是均匀的呢?由此他提出了下列几种猜想:
猜想1: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快后慢 猜想2: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 猜想3: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是均匀的 猜想4:温度计示数上升速度先慢后快再慢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 (2)如图甲,他在操作过程中有何不妥之处。_____
(3)他纠正错误后认真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并作出了如乙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验证了猜想。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4)若小明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