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明 一、本教案包括以下内容: 1.学生基本情况 2.本册教学内容 3.本册教学进度 4.本学期活动课计划 5.教学具体措施 6.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7.课时教学设计 二、备课要作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特别要注重学生学法的设计。 三、凡任课教师,必须超前一周备课,教案编写后必须经年级组长或教务主任签字后方可实施。 四、本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后,期末交本校教务处评定成绩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班级人数 其中 汉 少先队员 男 女 回 优等生 中等生 学困生 二、本册教学要求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1)认200个字,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辩论、演讲的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三、教学具体措施
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
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对学生在中年级阶段未达到的目标,要想办法在本册教材的学习中补充、强化。
1、引导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逐步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
3.注意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写出较实际、具体的日记和作文。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
4、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在实践中学会。在中努力体现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5、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采取多渠道的辅导方法。
6、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7、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 8、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9、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10、遵循身心发展和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11、增优补差: 为优等生多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与创新能力,对学困生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基础知识的学习 审批意见: 审查者(签字) 年 月 日 六、本学期教学情况总评 总评语:(由各教研组评定。从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情况等各方面考核评定) 教研组长(签字) 月 日
教务处
意 见
教务主任(签字)
月 日
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1 窃读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文中生字,正确读写文中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二、教学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句子“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朗读感悟
五、教学准备:教师:将课文中要求学生体会的重点句子制成教学幻灯片。学生准备:搜集读书名言。
学 校 领 导 意 见
六、教学过程: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白“窃”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品味“窃读”,感受爱书之情。 :
师 生 活 动
(一)、(出示课题:窃读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读书有关的课文。(学生齐读)
1、窃: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学生迅速浏览课文后,让他们选择字典中设计意图
备注
2、我们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一句话词语的解释,直接写出了作者“窃读”的滋味?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自由读) (二)、交流学习情况 1、词语
既是对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情况的反馈,也是良好
2、交流句子:我窃书是怎样一种滋味呢? 学习习惯的示“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书的滋味!”(出示句子)
3、“窃读”伴随着一种复杂的感受,你能从文中读出作者的酸、甜、苦、辣吗?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划一划、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会儿与同学交流。
(三)、重点品读句子。
1、“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范。
让学生用味觉
(2)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的“酸、甜、什么?
苦、辣”去含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英咀华,直接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而直观,个中滋味定能涌上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心头,体现了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尊重学生在学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