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景玉霞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懂得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知道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明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能够自觉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2、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道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②懂得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③了解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④明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们在生活中的觉解,不同程度的觉解就会获得不同的人生意义和不同的人生。
难点:不同的人对生命的觉解不同,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就会不同,就会付诸不同的行动,从而有一个不同的人生。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关于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意义的典型视频、图片及故事,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采访身边的人,问问他们为什么活着,他们眼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填写教材上自己的生命河流图,回顾自己的生命故事,勾画自己的人生轨迹。回忆自己不同阶段对生命的不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观看图片与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人为什么活着》的视频。教师:同学们,你们想过人为什么活着吗?你们想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吗?人又到底为什么活着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生命的意义。第十课第一框《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自主读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带着学习目标中的问题及要求,自主读文,探究问题,勾画知识点,做好标注,完成教材中的任务。 三、情感体验,汇报交流 活动一 :访谈
教师出示人为什么活着,不同的人的不同看法图片。引导:人到底是为什么活着呢?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采访的身边人,他们为什么活着?
学生汇报访谈结果。 活动二:你说我说
教师:你认为人为什么活着?你认为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活动三:听故事,探讨生命的意义
教师:让我们来听听培训师田增元的经历。教师播放视频田增元的《人为什么活着》。 学生看视频。
教师引导:他说:“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时候,他将是迷茫的、没有动力的、空虚的、不快乐的。”
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探索生命的意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分析:也只有懂得为什么活着,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才能选择并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活动四:听一听,不同人眼里生命的意义
教师播放视频《感动数亿人的母爱,阿朵妈妈》和《一个人,23
天,一个年轻人告诉你生命的意义》。
学生观看视频。注意他们眼中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教师:不同的人对人生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我们继续看一些名人眼中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些名人关于生命意义的名言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在一些名人眼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你知道哪些名人伟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说一说。 学生讲名人伟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教师: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发现,更多的在于精神层次上的认知,在于看清自己,发现爱。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别人,并且让别人也拥有价值。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爱自己,爱家人;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做好自己的工作;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而有的人则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享受,吃好的,穿好的;有的人认为生命的意义是赚钱。在不同的人眼里人生意义是不同的,他们的做法也是不同的,人生轨迹也是不同的。在相同起跑线上的两个人,人生轨迹也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出示: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就不同,付出的行动就会不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