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一、企业概况
甘肃金桥污泥资源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是甘肃省及西北地区唯一从事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的专业化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承担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水专项技术攻关项目课题:“污泥无害化资源化研究与应用”。同期与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科院俣作就国家863计划“污泥处理技术、设备及农业安全利用”导向型课题进行产学研攻关。同年11月在甘肃给排水杂志发表“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堆肥技术进展,土地利用前景论文。”
公司现有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人,团队学业专长涉及给排水,机械设计,固废生物处理等,公司主要成员曾在新疆地区长期从事工农业废渣循环利用和有机肥料生产,对有机物料的堆肥发酵、生物降解积累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承担基金项目——污泥好氧发酵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集成配套技术的研发,很快便能进入角色,集中团队骨无所事事战略重点量,在短时间内完成污泥堆肥处理各项单元技术的实验、配套、组装。与此同时公司承接了第一项污泥处理工程,这是一个小工程,日处理湿污泥20吨,系统建设的总投资仅300万元,而且厂房等构建由业主自理,但对一个污泥治理专业化小微企业来说,机会
弥足珍贵,既是检验项目技术的一场大考,又为建设示范工程开拓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过三个多月的建设和长达半年的技术服务,终于建设成功甘肃省首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堆肥处理处置项目——张掖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并且顺利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和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项目投入运营后,由于张掖市污水厂的污泥进入垃圾填埋场造成设施瘫痪的难题迎刃而解;业主五千亩沙漠林地因为土壤贫瘠,大片树木频于可耕地萎的状况由于及时施用污泥有机肥而得到缓解;污水厂周边工业园区常年排放的大量造低废渣,糠醛渣、粉煤灰,成为污泥堆肥的辅助原料得到循环利用。基金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广泛的社会生态效应,体现了在环境保护中的公益性,基础性作用。项目基金提供的宝贵机遇,助力我公司有幸进入“十二五”规划项目——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系统技术研究领域,通过协同创新与江苏爱东集团公司、复旦大学合作完成“高效功能菌群生物反应堆好氧发酵污泥处置集成技术”整合。
污泥处理处置是国家污染减排环境保护的得点项目,随着新此伏彼起订的《环境保护法》即将实施及依法治国的进程加快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启动,为时不远,因此我公司已做好准备,基金项目执行期的结束之日,便是基金项目技术的推广应用之时。
二、项目概述
在基金项目执行期内我公司完成以下项目技术主要内容工作:
1、项目申请时预期的项目技术路线创新点,关键技术及技术指标的主要内容都已完成,具体情况将在本总结的相关章节中分别详细介绍。
2、专利技术“污水污泥堆肥物料多功能处理机”通过委记加工,实现产品化,已作为关键设备用于张掖污泥处理处置示范工程。(其性能作用在关键技术中介绍)。
3、项目技术:《城镇污水污泥生物堆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集成配套技术》的组成:好氧发酵工艺中的物料调质,含水率C/N比通风量、推温等的参灵敏控制,污染防治措施:除臭、重金属纯化,以及堆肥土地利用技术等,都已达到工程应用的程度,示范项目填补了我省城镇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的空白,项目技术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验收证书,鉴定意见结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4、由于项目技术和专利设备的实用、高效,所制作的污泥堆肥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肥效显著,社会生态效应广泛,为
4、由于项目技术的创新性
5、由于项目研发时的创新点目的明确,专利关键设备实用、高效,所制作的污泥堆肥产品,符合行业标准,肥效
显著,社会生态效应广泛,因此,项目技术能够胜任《基金项目指南》提出的“解决当前市场急需和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问题”的目标任务。
6、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环境治理项目例外,因为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调控,规划不启动企业只能做好准备,等待机会,这也是本项目未能完成销售收入指标的客观原因。
本项目污泥堆肥好氧发酵处理处置集成配套技术,采用下列关键技术:
1、污泥物料预处理技术
污泥堆肥中物料的破碎、分散、搅拌、混合、均质、水份调节、接种等预处理要占整个污泥处理工作量的60%,因此污泥物料预处理成为污泥堆肥的关键技术。本项目利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物料处理机”将物料预处理的多道工序集中于一台设备内一次完成,不但优化了物料预处理的质量,为其后的微生物高温发酵和堆肥产品的深度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而且其集成配套技术系统所具有高效、节能、低成本、零排放、全回收特点,为污泥堆肥的普及推广加速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2、堆肥微生物接种技术
传统堆肥法一般都是利用堆料中的土生微生物降解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