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教学大纲计划
课程名称:《体育教学论》
英文名称:Teaching 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1404933023
学时数及学分:32学时 2学分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体育教学论》毛振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本大纲主笔人:陈建嘉
一.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是个实用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该课程是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在总结学校体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培养学生正确掌握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体育教学论是指导体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理论,通过学习研究,定能对学生的体育教学理念及技能达到有效的提高。全书共15章,57节,32学时,2学分。其教学目标如下:
课程的目的:
1. 清晰而正确地辨别各种体育教学现象; 2. 统一有关体育教学的概念和术语;
3.把握基本要素,概观地认识体育教学本质; 4.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5.掌握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6.推动体育教学研究、完善体育教学理论。 要求和教学任务是:
1.认真学好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是学好体育教学理论的坚实基础。
2.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体育教学论是个实用性的学科,在学习时要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进行,在通过上课、看课、参加教学实习等活动获得对体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形成一定的问题,联想一些典型的教学情景来学习,这样学习有助于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
3.努力钻研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要把体育教学论的学习与专项的技术战术学习和学理的探究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的体育教学论学习就有了内容的根基,所学的教学方法就更加具有针对性。
4.根据学生具有师范性和成人性的特点,在加强教育理论讲授的同时,应注意加强语言表达、动作示范、文字表述,教学组织、自学和科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要仔细理解教学范例,并能举一反三,并提高学生在掌握技能过程中的,对各种矛盾与困难的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教法的能力。
教学要求:
1.要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要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要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进行学习; 4.要结合运动专项进行学习;
5.要仔细理解教学范例,并能举一反三。
1
教学对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中、小学体育教师。
本课教学采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看课评课、自己组织上课相结合。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二.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体育教学论》的内容,主要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按照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主体、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模式、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材化、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体育教学研究等章节。阐明教材的意义、教学任务、基本理论与方法等。重点是思考题中提出的问题、难点是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能发现和解释体育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等。为了让学生能尽快熟练的掌握组织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在掌握《体育教学论》基本原理、方法基础上,特地增加了关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讲座和撰写试教报告,并要求学生能亲身感受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进度
第一章 绪论 1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论小史 l 第二节 体育教学的诸要素 6
第三节 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和要点 11
第二章 体育教学目标 14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目标概述 14 第二节 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 22
第三节 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制订 28 第四节 中国现行体育教学目标的介绍 37
第三章 体育教学过程 42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过程的含义与性质 42
第二节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客观规律 46 第三节 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及其特点 53 第四节 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与管理 59
第四章 体育教学主体 66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学习的主导——体育教师 66 第二节 体育学习的主体——学生 72
第三节 体育学习中的主导性与主体性的关系 77
第五章 体育教学原则 84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原则概述 84
第二节 当前中国的基本体育教学原则 89 第三节 坚持体育教学原则的案例分析 104
第六章 体育教学模式 113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模式概述 113 第二节 体育教学模式的性质 118
第三节 对几种较成熟体育教学模式的介绍 121
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 126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126
第二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 131 第三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136
2
第四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基本要求 138 第五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166
第八章 体育教学内容 174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述 174 第二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 178
第三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层次与分类 181 第四节 隐性体育教学内容 192
第五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改革 194
第九章 体育教材化 208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材化的含义与意 208 第二节 体育教材化的工作内容 210 第三节 体育教科书 224
第十章 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 230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设计 230 第二节 体育教学计划 234
第三节 学年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及案例 238 第四节 学期体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及案例 242 第五节 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制订及案例 245
第六节 学时体育教学计划(教案)的制订及案例 253
第十一章 体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262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概述 262
第二节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矛盾 264 第三节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方面 271 第四节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具体内容 282 第五节 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与分析 285
第十二章 体育教学评价 289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评价的概述 289
第二节 体育教学评价的结构与评价内容 292 第三节 体育教学评价的技术与手段 300
第十三章 体育教学环境 311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环境概述 311
第二节 体育教学环境的要素分析 314 第三节 体育教学环境的设计与优化 318
第十四章 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 329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教学能力与体育教学能力 329
第二节 我国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现状 333 第三节 体育教学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39
第十五章 体育教学研究 350 讲授与讨论 2学时 第一节 体育教学研究概述 350 第二节 体育教学研究的内容 359
第三节 体育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手段介绍 363 第四节 体育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问题 379
机 动 2学时 合计:32学时
3
三.开课要求
学生课前应该已经开设《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的理论知识及多项体育项目的基本体育运动技能。本课一般应安排在二、三年级开课。
四.考核方式:
1. 平时作业 10分 2. 试教报告 20分 要求学生到中小学试教一个班,然后写出一份体会报告。
报告内容:可以是体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体育教学过程规律的把握;主导与主体关系;体育教学原则把握;体育教学模式选择运用;运用体育教学方法体会;体育教学课堂如何组织管理;体育教学评价应用体会等。
3.理论考核 70分
五.参考书目
1.潘绍伟等主编 ,《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年版。 2.曲宗湖等主编 ,《学校体育丛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 99 年版。
3.王则珊主编,《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体大出版社 ,95 年 7 月版。 4.教育部编,《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季浏主编,《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年8月6日。 7.《体育教学》杂志,首都体育学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 8.《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
9.曲宗湖、杨文轩主编,《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丛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10.曲宗湖等主编,《循环练习法》[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年5月。 11. 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体大出版社 ,2003年1月。
12.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高中新课程体育与健康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