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农艺思考题(中级)
一、专业课思考题
1、谷物收获的方法有哪些?说明其主要的优缺点
答:谷物收获包括收割、捆束、运输、堆垛、脱粒、分离、消粮等作业,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目前我国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分别收获法用人力或机械分别完成收获过程的各项作业。优点是所用的机械构造简单,投资费用少,对使用的技术要求不高,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它的缺点是收获过程的各项作业分别进行。需要众多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收获的损失也较大,
2、联合收获法用谷物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收割、脱粒、分离和消粮等作业。此法的优点是一次完成上述作业,-所需的劳动力少,劳动生产率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强度减轻收获损失也较小,适用于经营规模大、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他的缺点是谷物联合收获机构复杂,投资费用大,而在一年中的使用时间短,并要求有较高的使用技术。
3、分段联合收获法也称两段收获法。先用割晒机收割,谷物条铺在留茬地上,经几天晾嗮使谷物后熟和风干,再用装有捡拾器的谷物联合收割机完成捡拾、脱粒、分离和消粮等作业、此法的优点是割嗮机可以比联合收割机提早几天开始收割,谷物可以后熟和风干,品质较好。它的缺点是机器两次作业,行走部分对土壤破坏和压实程度增加,油料消耗比联合收获增加7%-10%,如遇连阴雨天,谷物在条铺上易长霉和生芽。若将分段法与联合收获法结合起来用,即在收获初期
分段联合收获法,而在收获中、后期使用联合收获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取得良好的效果。
2、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都由哪些装置组成?说明其工作过程 谷物联合收获机由收割台、输送装置、脱粒装置、分离装置、清选装置、粮箱、发动机、传动装置、行走装置、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操纵装置、驾驶室等组成自走式联合收获机的结构.
工作过程:1、切割:作物在拨禾轮的扶持作用下,被切割器切割。割下的作物在拨禾轮的铺放作用下,倒在收割台上2、输送:收割台推运器将作物从两侧向割台中部集中,伸缩扒指将作物送到倾斜输送器。3、脱粒:大部分脱出物经凹板栅格孔落到阶梯抖动板上;茎秆在逐稿轮的作用下抛送到键式逐稿器上。4、分离:经键式逐稿器和横向抖草器弹齿的翻动,使茎秆中夹带的谷粒分离出来,经键箱底部滑到抖动板上,键面上的长茎秆被排出机外。5、清粮:落在抖动板尾部栅条,又被蓬松分离,进入清粮筛,在筛子的抖动和风扇气流的作用下,将大部分颖壳、碎茎秆等吹出机外,未脱净的穗头经尾筛落入杂余推运器,经升运器进入脱粒装置再次胶料;通过清粮筛筛孔的谷粒,由谷粒推运器和升运器进入粮箱。
3、结合实际工作,简述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答:农业机械化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机械代替手工和畜力作业,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农业装备作为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 ,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目标 的提出,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由过去农业支持
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转向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工业与农 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阶段。同时,现代农业装备的科技含 量和性能也在大幅度提高。
首先,农业装备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其次,大型高效农业装备的应用,可以使农村劳动力得以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具有促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作用。 第三,保护性耕作几句,低牌坊、低噪音和低震动的农用动力,农村新能源和农业循环经济等“绿色”农业装备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第四,增加和有效使用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农田水利建设装备 和大型高效农机具等现代农业装备,可以有效的提高物质装备对 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对于低于自然灾害和防范农业生产风险, 加强和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只有对现代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及其地位有了全面、正确 和科学地认识,并且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始终树立正确和科学的思想观念,才能指导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并将其推向高潮,从而走向成功。
4、结合实际工作,简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途径。
1农机产品水平低,性能差,不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 2农业机械的装备结构不合理,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少,不能适应农产品持续稳定生产的需要
3农业机械化与农艺配合不默契,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未能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途径:
1找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切入点,走农民购买与国家扶持相结合的道路
2因地制宜,根据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难易程度,分项目依次推进全过程的农业机械化
3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规范和提高农业机械化管理水平 4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稳定持续发展 5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机械化科技人才,加强交流与合作
二、TRIZ理论基础思考题
1、简述TRIZ理论的定义、核心思想、主要内容和体系架构。学习本门课程有哪些好处?
答:TRIZ理论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 Altshuller也被尊称为TRIZ之父。1946年,Altshuller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当时Altshuller在前苏联里海海军的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 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Altshuller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