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矿山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3 19:26: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散尽。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0m,下风向疏散白天300m、夜晚1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400m,下风向疏散白天2100m、夜晚5700 m。 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和洗眼设备。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设置=氧化硫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建议操作人员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输入输出管线等设置紧急切断装置。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远离易燃、可燃物。 生产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或饮水。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患者不宜接触二氧化硫。 (1)在生产企业设置必要紧急排放系统及事故通风设施。设置碱池,进行废气处理。 (2)根据职工人数及巡检需要配置便携式二氧化硫浓度检测报警仪。进入密闭受限空间或二氧化硫有可能泄漏的空间之前应先进行检测,并进行强制通风,其浓度达到安全要求后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并派专人监护。 操作安全 (3)三氧化硫

表3-8 三氧化硫物化性质、毒理性质及其危害特性识别表

标识 理化性质 中文名称 分子式 外观形状 熔点/‵ 相对密度 溶解性 主要用途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侵入途径 急性毒性 健康危害 三氧化硫,硫酸酐 S03 针状固体或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16.8‵ (水=1)1.9224;(空气1)2.8 易溶于浓硫酸 有机合成用磺化剂。 中国MAC(mg/m3) :2 吸入食入、 豚鼠(成年)吸入LC5050mg/m3;豚鼠(幼小)吸入LC5018mg/m3 危健康危害:其毒表现与硫酸同。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 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不燃,能助燃 禁忌物 氧化硫 本品不燃,但周围起火时应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剂量、易燃或可燃物 英文名称 分子量 蒸汽压 沸点/‵ 燃烧热kl/mol: 稳定性 Sulfur 80.06 37.32kP/25‵ 44.8‵ —— 稳定 燃烧爆炸燃烧性 燃烧分解产物 灭火方法 49

危险性 危险特性 场移至空旷处,直至灭火结束。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量切断泄漏源,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确认人类致癌物,具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知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水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氧气、氟、氧化铅、次亚氯酸、过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触剧烈反应。与有机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触,会着火。吸湿性极强,在空气中产生有毒的白烟。遇潮时对大多数金属有强腐蚀性。 —— 引燃点/‵ —— 爆炸极限/V% 危规号 —— 81010 第8.1类酸性腐蚀品 闪点/‵ 危险特性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皮肤接触 睛接触触 吸入 食入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服者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急救措施 泄漏处理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酸碱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抽等)接触。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泄漏物,置于一盖子较松的塑料容器中,待处置。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6㈣,下风向疏散白天400m、夜晚1000m;大量泄:初始隔离300m,下风向疏散白天2900m、夜晚5700m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三氧化硫应急处置的有关知识。 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场所注意通风,操作场所尽量机械化自动化。工作场所禁止进食饮水。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设置泄漏检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人员佩戴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头盔,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耐酸长筒靴。 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 避免与还原剂、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远离易燃、可燃物。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1)开启三氧化硫容器时,确定工作区通风良好,避免让释出的蒸气进入工作区的空气中。 (2)系统漏气时要站在上风口,同时佩戴好防毒面具进行作业并采取措施尽快消除漏气。 50

安全措施 操作

搜索更多关于: 矿山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 图文 的文档
矿山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dxex9y7xd6vudb8bhn079ew80o94h00sbd_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