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
物理试卷(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参考答案
一、 1 A 2 B 3 D 4 C 5 D 6 D 7 D 8 A 二、9、b d ,a c,b d ,a c。10、平行于,两,焦距,焦点,平行光源,13.2。11、凸透、旋钮,近。12、放大镜,凸透镜,放大的。13、物镜,目镜。14、远离,下。15、凸透,会聚。16、凸透,倒立的。 三、17、见下图。 。 F F F
18、见下图。
四、20、(1)平面上,高度。(2)清晰(3)增大,变大(4)f 21、(1)三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的凸透镜。太阳光,刻度尺。 (2)分别用这三只凸透镜在太阳光下聚焦,使其在地面上形成最小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3) 材料 焦距 玻璃 水晶 塑料 (4)控制变量法 五、22、(1)观察厚度,成像等(2)有命名就得分(3)中间厚,边缘薄的就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就是凹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就是凸透镜。 23、小于68mm,大于68mm。24、A,B。 八年级(人教版)单元同步达标测试 13 物理试卷(第四章 物态变化) 十七、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物态变化中,吸热的一组是 ( ) A.熔化、液化、升华 B.熔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凝华 D.液化、升华、汽化 3、夏天,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物品,放一会就会在物品上有一层白色的东西,这是 ( ) A.凝华所形成的霜 B.凝固所形成的霜 C.升华所形成的霜 D.汽化所形成的霜 4、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 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会过低,菜不致冻坏,这主要是因为( ) A、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 B、水的温度比气温高 C、水结冰时要放热 D、水能供给蔬菜水分 6、如图1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是 ( ) A B C D 图1 7、小明在家过周末,联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的场景所包含的物理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擦地后,开窗通风干的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 B、 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 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 D、 看到灯泡变黑是先升华后凝华 8、“分类法”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不是分类法的是: ( ) 固液之间 晶体 A、物态变化可以分为 液气之间 B、熔化 气固之间 非晶体 蒸发 相同点 C、汽化 D、比较蒸发和沸腾 沸腾 不同点 十八、 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9、物理学中,把物体的 叫做温度;常用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 温标,这种温标 的温度为0度, 的温度为100度。 10、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8℃,读作 ;人的正常体温为 ℃,读 14 作 。 11、物质通常是以三种形态存在,即固态,例如 、液态,例如 、和 态,例如 。 12、某市气象台播音员说:“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6度”,小雯同学表示播音员说的不完整,您认为正确完整的说法应该是“本市今天的最低气温是 ”。 13、把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写出来:(1)吃冰棒解热___________;(2)火山爆发时岩浆变为岩石_________;(3)黑板在潮湿天气里的“出汗”现象_________;(4)湿衣服晾干_______;(5)北方奇景“雾凇”的形成_________; 14、固体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冰、食盐、铜、萘、铁、沥青、海波、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有 ,属于非晶体的有 。 15、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固态水银的熔点为-8.9℃,萘的熔点是80℃。则在-40℃,水银是 态,在0℃,水银是 态,萘是 态;到了90℃,水银是 态,萘是 态。 十九、 作图、实验题:(16-18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作图3分,问答3分,共33分) 16、如上图所示的温度计叫 ;它的示数是 ,它的测量范围为 ,最小刻度为 ,使用时,它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 17、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写出来 。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 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 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d. 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 e. 取出温度计。 f. 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18、图2为某物质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这是它的 _图像,从图中看出该物质的熔点为 ,固液共存的时_____ _,放热的时间是____ __。 19、根据下图回答: (1)反映晶体熔化、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__ _ __。 (2)图线中线段_____ 表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图线中线段_____ 表示晶体在凝固过程中。 (3)把A和C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假设它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在温度升高过程中,___ _ 将先熔化,在温度升高过程中,___ _先凝固。 20、(14分)某同学尝试用纸做的盒子烧开水:本来纸的着火点大约是183℃,而酒精灯的火焰温度大 15 ___ 间是 约是400——500℃,他用纸盒盛些水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过了一会儿水被烧开了,而纸盒却完好无损。 A、为什么火焰的温度超过了纸的着火点,纸却不会燃烧? 答:纸盒装水,放在火焰上,火焰放出的热量通过纸被水吸收,因为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温度会保持在 ,纸盒装水,水渗入纸里面把它湿润了,所以纸的温度跟水的温度 ,这样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是不会把纸点燃的。 B、水被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该同学用温度计每隔一分钟测试了一次温度,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9 28 39.5 57.0 74.0 88.0 93.6 93.6 93.6 90.3 86.2 (1)由表格可知:在当地,水的沸点是 ℃,这个温度要比水标准的沸点要 。 (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资料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3)若当地的海拔是350m,气压比标准气压稍低,请猜想一下海拔高度与气压以及沸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3分) 二十、 综合能力题:(19分) 21、(12分)如图3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图3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22、(7分)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发动机就利用水的循环来散热,以保护发动机的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