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货币银行学学习知识点与试题汇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6:31: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商业银行的功能(150):资源配置,代理收支,创造货币。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功能的制约因素(151):以存款为基础,以贷款为条件,受存款准备金率制约。

银行资本(净资产,股东产权,股东权益):=银行资产-银行负债(152) 商业银行的资产包括:现金资产,证券,贷款与其他资产(153)。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包括:准备金,应收款,同业存款(153)。

某银行某一年的资产收益率:=该银行该年的净收益/该银行该年年末的总资产(172) 某银行某一年的资本(净资产)收益率:=该银行该年的净收益/该银行该年年末的资本(172)

资本乘数:=资产总额/资本总额(172) 资本收益率=资本乘数×资产收益率(173)

债券到期收益率将上升时,应该持有浮动利率债券,还是固定利率债券?(177) 债券的久期:该债券的平均剩余期限。(178)

一个债券的麦考利久期≈该债券的价格涨幅/该债券到期收益率的下降量(179) 债券到期收益率将上升时,应该持有久期长的债券,还是久期短的债券?(179) 核心资本,是指股权资本(净资产,股东权益),也称为一级资本(194)。 银行总资本:=一级资本+二级资本(194) 二级资本:=贷款损失准备金+次级债务(194)

次级债务(194)是指,在支付了存款人与其他债权人之后才支付的债务。 巴塞尔协议规定(194):

银行核心资本不得低于经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总额的4%, 银行总资本不得低于经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总额的8%。 通货: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223)。

银行储备:银行系统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余额(224)。 基础货币:=通货+银行储备(224)。

法定准备金:法律上规定至少的存款准备金数量(225)。 超额准备金:高出法定准备金的那部分准备金(225)。 银行储备:=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225)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贴现与贷款来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227)。 非借入性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购入证券所投放出来的基础货币(228)。 借入性基础货币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贴现与贷款所投放出来的基础货币(228)。

存款乘数:=存款货币变动/基础货币变动(234)。它等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234)。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

狭义货币乘数:=狭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 广义货币乘数:=广义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236)。 通货率=通货/存款货币(237)

法定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存款货币(237) 超额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237)

货币乘数=(1+通货率)/(通货率+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237) 货币乘数<存款乘数=1/法定准备金率(238)

法定准备金率的提高,将使货币乘数变小(239),从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超额准备金率的提高,将使货币乘数变小(239)。

财富增加,将使通货率下降(241),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40),进而货币供应增加(247)。

存款利率上升,将使通货率下降(242),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40),进而货币供应增加

(247)。

银行恐慌,或非法经济活动增加,将使通货率上升(242),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小(240),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税收增加,将使财富减少,从而使通货率上升(242),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小(240),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预期存款外流增加,将使超额准备金率上升(243),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小(239),进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市场利率(企业利润率)上升,将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243),从而使货币乘数变大(239),进而货币供应增加(247)。

贴现率(贷款利率)增加,将使贴现贷款减少(244,245),从而货币供应减少(247)。 市场利率上升,将使贴现贷款增加。244,245

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的非借入性基础货币增加,将使基础货币增加(245),从而货币供应增加(247)。

货币需求量是指,人们愿意持有,并且有能力持有的货币数量(252)。

实际货币需求量是指,去除物价影响(即根据物价涨跌进行折算)以后的货币需求量(254)。

名义货币需求量是指,没有去除物价影响的货币需求量(254)。 名义与实际货币需求量都随总产出的增加而上升(257)。 货币需求的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271)。

实际货币需求量M/P是实际收入的递增函数,是市场利率的递减函数(272)。 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收入的递增函数,也是市场利率的递增函数(274)。 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304)。

利率的收入效应:收入增加后,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利率将上升(305)。 利率的物价效应:物价上升后,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利率将上升(305)。

货币供给增加的流动性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后,债券需求增加,从而利率将下降(305)。 货币供给增加的收入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后,使得收入增加,从而利率将上升(306)。 货币供给增加的价格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后,使得物价上升,从而利率将上升(306)。 货币供给增加的费雪(预期通胀)效应:货币供给增加后,预期通胀率上升,从而利率将上升(307)。它先于上述价格效应:先是预期通胀率上升,然后再物价上升。

货币供给增加后利率的总效应:是上述4个效应叠加,利率可能上升,可能下降(307)。 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支出的增加量。(308) 收入的边际投资倾向: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投资的增加量。(309) 利率上升,将使净出口减少。(310)

自发消费、自发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净额增加后,将使总产出增加(311); 税率上升后,将使总产出减少(311);

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投资倾向上升后,将使总产出增加(311); 利率上升后,将使总产出减少(311); 总产出减少后,将使利率下降(314)。

有违约风险债券的风险(利率)升水:有违约风险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率差额(317)。

风险升水随违约风险的增加而增加(318)。 投资级债券:违约风险较低的债券(318)。 垃圾债券:违约风险较高的债券(318)。

流动性差的债券的流动性(利率)升水:流动性差的债券与流动性好的债券之间的利率差额(320)。

流动性越差,利率越高(320)。

提高利息所得税率,将使纳税债券与免税债券之间的利率差额增加(322)。 利率的期限结构: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分布(322)。 收益率曲线:收益率与剩余期限之间的关系曲线(322)。

货币银行学习题

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Χ。答对给分,答错扣分,不答不给分) 1、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 2、税务局向工商企业征收税款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Χ )

3、由于股票行市与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Χ )

4、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在“流动性陷阱中”,货币政策无效。( √ ) 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 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相互对立的,银行信用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取代商业信用,使后者的规模日益缩小。( Χ )

7、“金融二论”的核心观点是全面推行金融自由化、取消政府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一切管制和干预。( √ )

8、金融体系是指一国一定时期金融机构的总和。( √ ) 9、投资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行股票和债券。( √ ) 10、货币供给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Χ ) 11、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12、对货币政策目标而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Χ )

13、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Χ )

14、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15、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信用媒介,是一种直接信用。( Χ )

16、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Χ )

1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 18、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是否涉及银行存贷款业务。( Χ ) 19、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 ) 20、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Χ )

21、格雷欣法则是在金银平行本位制中发生作用。( Χ ) 22、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证券行市也上升。(Χ ) 23、通知放款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 ) 24、中国人民银行在1983年之前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

25、中央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是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 ) 26、银行和保险业务收支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资本项目。(Χ ) 27、现金漏损与存款余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Χ )

28、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Χ ) 29、通货紧缩是通货膨胀的一种表现形式。(Χ )

30、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作为条件的是安全性。(Χ )

31、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Χ )

3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 )

33、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并不形成直接的债权和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机构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

34、各国中央银行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主要凭借的还是行政手段。( Χ ) 35、在资本充足性管理中,资产回报率(ROA)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等于税后净利润与资产的比值。( Χ )

36、在伦敦外汇交易市场上,某日£1=US$1.5902-1.5893,现在A贸易商欲从花旗银行伦敦分行用英镑购入100万美元,应使用1.5902的汇率。( Χ )

37、内生变量是指经济体系中由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这些变量通常不为政策左右,例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利率、汇率、税率等等。( Χ )

38、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 Χ )

39、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国际收支时应指明是哪一个时期的。( √ )

40、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Χ )

41、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Χ ) 42、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Χ )

43、股票行市和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 Χ )

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Χ ) 45、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46、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的分歧在于传导环节不同。( Χ )

47、金融工具就是金融资产。( Χ )

48、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 )

49、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 )

50、现实中的货币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

51、暂时退出流通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 √ ) 52.对货币政策目标而言,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通常是一致的。( Χ ) 53.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Χ )

54.复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简称,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

55.在采用直接标价法情况下,本币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数,汇率变动是以外币数额的变化来表示的。( Χ )

56.现金漏损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正比关系,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Χ )

57.纸币之所以可以作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Χ ) 58.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Χ )

搜索更多关于: 货币银行学学习知识点与试题汇总 的文档
货币银行学学习知识点与试题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e28b5fwli3sk4u09qt56trx0171wu00euc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