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药操作流程
简易流程图 细 则 备 注
按照中药付数、所煎药物重量、药物质地、煎煮时 计算加水 间及煎药量计算加水量,用自动加水机进行计算 并加水。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 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 1小时。夏天气煎前浸泡 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1)因某些中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毒性较大, 为增强疗效或减少毒性,应先煎 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保证用药安全。 先煎、后下 (2)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二不耐 煎煮者,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5-10分钟即可。 为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保证疗效,一剂药 煎煮两次 最好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应当 在常压状态煎煮药物,且煎药温度一般不超过100℃。 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药液消毒 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包装等量分装 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内服药与外用药应当使用不同的标识区分。 区分内服、外用
可以根据药量估算加水量,但是我们提倡用加水机准确加水。 使用煎药机一般单独泡药30分钟。 胶质药物阿胶等,需烊化兑入其他药同服;芒硝、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分袋装量一般为:50、150、200、300ml;分装剂量应当均匀。 煎出的药液量应当与方剂的剂量相符;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