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错误的是
A.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
氧气
B.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量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至过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当加热一段时间以后,生成氧气、氯化钾,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质量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此选项正确;
B.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
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2AgNO3=2Ag+Zn(NO3)2,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溶液反应,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变大,图像应先降后升,此选项错误;
C.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使pH值逐渐变大,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7,此选项正确;
D. 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氯化镁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开始时就生成沉淀,当H2SO4和MgCl2完全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也不再产生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向MnO2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
C.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
变化)
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故A正确;
B、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关系式为
2Al+3CuSO4=Al2?SO4?3+3Cu54192,54份的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192份的铜,则溶液的
质量减少,反应完全,溶液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
C、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再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反应完全,沉淀的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D。
3.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下列图象中V表示加入稀H2SO4的体积,其中正确的是
A.
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