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哲历年题A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4:02: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哈工大 2005 年 秋 季学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 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分数

单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多选 1 2 3 4 5 6 7 8 答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意的, 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入第一页的该题答案表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否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①唯心主义。②二元论。③诡辩论。④不可知论。

2、“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①否定静止的相对性。②认为静止状态实际是不存在的。③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④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①决定性。②预见性。③能动性。④主动性。

4、关于意识的作用问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①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②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④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唐诗体现的哲学是:①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③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④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是:①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第 1 页 (共 5 页)

是事物发展的动力。②是否承认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是否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的。④是否承认事物发展是否是有规律的。

7、作为质和量之统一的度是指:①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②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③把事物内部诸要素统一的结构。④关节点或临界点就是事物的度。

8、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无独必有对”,“独中又有自对”,这是一种:①矛盾的观点。②一分为二的观点。③矛盾对立无限性的观点。④对立统一的观点。

9、偶然性对于事物的发展过程:①不起任何作用。②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③起决定的作用。④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10、认识的本质是:①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主体对客体的创造。③在人脑中对客体的选择与重构。④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客体是:①精神的创造物。②客观事物。③物质。④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12、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①调查研究,了解情况。②深入思考,形成理论。③精心安排,制定计划。④执行计划,付诸实施。

13、“有用就是真理”的真理观,其错误在于:①认为真理是有用的。②真理是客观的,没有有用和无用之分。③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④认为能够满足人们主观需要的就是真理,即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14、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①是否承认阶级斗争。②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③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性。④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5、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①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②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③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④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16、国家的本质是:①阶级调和的机关。②为全民服务的机关。③处理公共事务的社会组织。④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试 题:

17、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②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③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8、经济基础是:① 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②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③一定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④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9、“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①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②社会发展是纯粹的自发的过程③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④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20、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①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②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④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字母填入第一页的该题答案表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①狄德罗的唯物主义。②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⑤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2、意识的本质是:①人脑的机能。②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③动物的心理活动。④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⑤“绝对观念”的产物。

3、人的活动与规律的关系是:①人不能创造规律。②人不能消灭规律。③人可以完善规律。④人可以认识规律。⑤人可以利用规律。

4、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同一性是:①矛盾的同一性。②绝对的等同。③包含差别的对立的同一性。④不包含变化的同一性。⑤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可分割。

5、在下列各项中,哪些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重要性:①实事求是。②提纲挈领。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④牵牛要牵牛鼻子。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6、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中,偶然性:①存在于必然性之中,通过必然

第2 页 (共5 页)

性表现出来。②背后不一定总是隐藏着必然性。③总是和必然性相联系。④只存在于社会现象当中,自然界不存在偶然性。⑤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7、实践的基本特征是:①能动性。②客观物质性。③辩证性。④存在性。⑤社会历史性。

8、关于真理标准问题,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②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③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④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就是真理。⑤符合已有理论的就是真理。 9、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这句话的观点是说:①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②有用的就是真理。③符合客观规律的就是真理。④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就是真理。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真理。

10、分析和综合的关系是:①相互联结的关系。②它们在认识上的作用是可以相互替代的。③它们都有各自的局限性。④都有各自的客观基础。⑤互相包含的。

11、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①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②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③实践是人脱离社会的活动。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⑤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12、文化的功能表现为:①知识继承的功能。②对人教化的功能。③构成民族理论。④塑造民族心理。⑤具有社会发展功能。

13、生产关系的体系中包括: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②劳动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③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④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关系。⑤产品分配关系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14、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有: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③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矛盾。④生产关系内部各方面的矛盾。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15、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①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②国家政

试 题:

权和哲学。③经济制度和政治法律制度。④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 2、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法律制度和设施。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16、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①排斥主体选择性的决定论。②机械 的决定论。③坚持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决定论。④与旧 唯物主义相同的决定论。⑤坚持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决定论。 三、辨析题(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有 理。每小题6分,共12分) 1、矛盾就是对立,斗争就是发展。

第3页 (共5 页)

试 题:

四、材料分析题(共一题,10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关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材料2:

克拉底鲁说:“一个人连一次也不可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材料3:

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集合 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请分析:

(1)指出材料1、2、3的各哲学性质。

(2)说明材料3的理论内涵及方法论意义。 第4 页( 共 5页)

试 题: 五、论述题(共一题,12分)

试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原理,说明江泽民同志关于中 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论述的正确性。

第5页( 共 5页)

搜索更多关于: 马哲历年题A卷 的文档
马哲历年题A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e8sj0ti069kfa351dtf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