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练习
【分析】将1﹣氯丙烷跟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产物再跟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溴丙烷.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CH3﹣CH2﹣CH2﹣CH2Br,不含有双键,不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消去,故A错误; B.CH2═CH﹣CH2﹣CH2﹣CH2Cl,含有双键,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能消去,故B错误;
C.CH3Cl,不含有双键,不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的碳没有相邻的碳,不能消去,故C错误; D.CH2═CH﹣CH2﹣C(CH3)2CH2Cl,含有双键,能加成,卤代烃能水解,与﹣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没有氢原子,不能消去,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含有苯环或碳碳双键,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含有酯基或肽键或卤素原子,且只有﹣X相连碳的相邻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反之不能,据此即可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以溴乙烷为原料制备乙二醇步骤为:CH3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Br+NaOCH3CH2OH+NaBr,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2OH
CH2=CH2↑+H2O,生成CH2=CH2 ,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CH2BrCH2Br+2NaOH 应,故B错误;
C.CH3CH2Br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化氢生成溴乙烷,该步骤为重复步骤,且溴乙烷与溴单质反应不能主要生成1,2﹣二溴乙烷,故C错误;
D.CH3CH2Br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与溴化氢生成溴乙烷,不生成CH2BrCH2Br,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CH3CH2Br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OH,CH3CH2OH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2 ,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 9.【答案】B
HOCH2CH2OH+2NaBr生成乙二醇,故A正确; B.溴乙烷与溴原子不反
9 / 1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练习
【解析】【解答】解:A、由于反应中有副产物二氧化硫生成,二氧化硫能够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所以必须先将二氧化硫杂质除去再检验乙烯,故A错误; B、由于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而与溴能够发生反应,反应后混合液分层,所以可用稀NaOH溶液反复洗涤,并用分液漏斗分液,故B正确; C、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生成溴化银沉淀,共热后,必须加入稀硝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故C错误;
D、应该先加入苯,再加入浓硫酸,滴加顺序颠倒,容易发生危险,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发生副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C、加入硝酸银溶液前必须中和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进行分析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10.【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条件不同,故A正确; 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能被氧化,故B错误;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故C正确;
D、(CH3)3CBr,与Br相连的C的邻位上有H原子,能消去,故D正确,故选B.
【分析】A、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 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不能被氧化;
C、不同的卤代烃通过消去反应可能会生成相同的烯烃; D、(CH3)3CBr,与Br相连的C的邻位上有H原子,能消去. 二、填空题
11.【答案】②③⑤①
【解析】【解答】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先发生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Br,再加入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最后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则证明含溴元素,即操作顺序为②③⑤①,
故答案为:②③⑤①.
【分析】根据溴乙烷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Br﹣ , 可使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得到Br﹣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根据生成的淡黄色沉淀,可以确定溴乙烷中含有溴原子,需要说明的
10 / 1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练习
是溴乙烷水解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加入AgNO3溶液之前需加入稀硝酸酸化,否则溶液中的OH﹣会干扰Br﹣的检验.
12.【答案】①④⑤⑥;①②;CH3CH2OH
CH2=CH2↑+H2O;③⑤;②⑥
【解析】【解答】(1)①溴乙烷和⑤甲酸甲酯能与氢氧化钠溶发生取代反应,④乙酸和⑥苯酚具有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故答案为:①④⑤⑥;
(2)①溴乙烷和②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其中,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
CH2=CH2↑+H2O;
故答案为:①②;CH3CH2OH
(3)③丙醛和⑤甲酸甲酯中含有醛基,故能发生银镜反应, 故答案为:③⑤;
(4)②乙醇和⑥苯酚具有还原性,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②⑥.
【分析】(1)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氯代烃、羧酸、酯类和酚类;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物质有氯代烃、醇等; (3)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必含有醛基,据此分析;
(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含有醇羟基或酚羟基. 三、综合题
13.【答案】(1)四氯化碳;分馏
(2)
(3)H2C=CH2+Cl2→CH2ClCH2Cl;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解析】【解答】(1)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若分子中的四个H原子全部被Cl原子取代得到CCl4 , 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由于这些多氯代甲烷沸点不同,因此可采取分馏的方法分离。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是一种麻醉剂,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
11 / 14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二章第三节:卤代烃练习
(3)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氯乙烷;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H2C=CH2+Cl2→CH2ClCH2Cl。1,2-二氯乙烷在480℃~53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氯乙烯CH2=CHCl, 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氯乙烯。
故答案为:(1)四氯化碳;分馏;(2);(3)
H2C=CH2+Cl2→CH2ClCH2Cl;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分析】(1)正四面体结构,则其化学键相同;多种有机物的分离,常用分馏;
(2)三氟氯溴乙烷(CF3CHClBr)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根据卤代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进行书写即可; (3)乙烯中的碳碳双键不稳定,易发生加成反应;卤代烃形成烯烃的过程,发生消去反应;
14.【答案】(1)
(2)使反应物均匀受热;乙烯;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解析】【解答】解:(1)2﹣氯﹣2﹣丁烯,主链有4个碳原子,2号碳上有1个氯原子,2号碳上有1个碳碳双键,其键线式为: 烷的损失;
故答案为:使反应物均匀受热;②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实验中需要检验的产物是乙烯,乙烯中含有乙醇,可以用水除去乙醇;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乙烯或CH2=CH2;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故答案为:乙烯; 除去乙烯中的乙醇,防止干扰乙烯的检验;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分析】(1)键线式中用短线“﹣”表示化学键,端点、交点表示碳原子,C原子、H原子不需要标出,利用H原子饱和C的四价结构,杂原子及杂原子上的H原子需要标出,据此书写;(2)①依据水浴加热优②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发生的是消去反应生成乙烯;点解答;乙烯中含有乙醇,可以用水除去乙醇;乙烯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5.【答案】(1)四氯甲烷;4
(2)CHFClCF2Br、CHFBrCF2Cl、CFClBrCHF2 (3)加成反应;消去分液
(4)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AB;水浴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使生成的溴乙烷分离出来促进平衡右移;Na2SO3溶液或饱和NaHSO3溶液;分液
;故答案为:
;(2)①用水浴加热热均匀,减少溴乙
12 /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