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就业城市综合评价分析
作者:梁中艳
来源:《商情》2013年第35期
【摘要】本文运用多元因子分析方法对当代大学生就业城市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提出相关问题及政策建议。
【关键词】就业 城市 加权指数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当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引发社会公众广泛的关注。据最新调查显示,近应届毕业生仍然选择在深京穗沪津这五座大城市工作,而成功落脚的大学生确占少数。那么,当代大学生是基于什么理由作出就业城市选择,这些选择又是否具有盲目性,是否有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更好的解决方法 ,为探究上述疑问,本文用统计综合评价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相关指标并用因子分析法对就业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并对结果进行剖析与思考。 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据权威调查显示,毕业生(含大学生、研究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普遍考虑的几个因素有城市的经济实力、就业环境、发展潜力、消费水平、信息开放度和流通性、人文自然环境等,基于综合评价指标制定原则,分析得出反映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因素的各项评价指标,见表1。
二、综合评价分析过程
本文选取了北京、天津、石家庄等35个重点城市中代表各评价因素的11个指标(2010年,数据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为了剔除不同地区人口基数的影响,相关指标做了均作均值化处理;新房均价、人口密度、年末城镇失业人口占比这三个指标为逆指标,故取其倒数将其正向化。
经检验,样本的KMO值为0.762>0.6,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应拒绝原假设,表明样本可进行因子分析。在SPSS17.0中选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据累计贡献率得出:前四个因子特征值都大于0.9,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2.555%,故提取前4个公因子。依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得出:公共因子分别是生活环境、竞争力度、经济实力和教育就业。得到因子得分后,再以各公因子特征值占4个因子总特征值的比重为权重,计算各样本的因子综合得分。公式如下:
综上分析,最终得出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排名结果,并对结果做聚类分析如下: 三、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