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突发情况的处理与思想教育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梁海建
一、事件还原
疫情后期,虽然解除了封闭,开始复工复产,但是一个学生朋友圈的照片却让我顿感紧张,他的一条朋友圈,发的是一些美丽的风景照片,还写了自己对美景的赞美。春意盎然的美景并不能吸引我,反而让我十分的担心,因为这些南方美景如果是真是他自己拍摄的话,就说明他没有按学院的要求疫情期间居家学习,而是擅自离家外出。于是我立刻联系他,确实如我所料,这个学生果然是跟我隐瞒了自己的行踪,只身一人出去旅游了。
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独自一个人出门在外本身就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更何况现在还是疫情控制并不稳定的全国防疫期间。主要问题是,学院一直要求学生必须坚持居家学习,尽量不要外出。此时他一人出去旅游,在他个人违纪的同时,也说明了我的疫情监管工作做得不到位。
事情已经发生,安全尤为重要。我赶紧通过电话与其家长进行了详细的沟通交流,并告知家长不要着急,不要催促,主要由我来协调让他赶紧回家。我通过微信保持联系,了解了该学生此次出游的基本情况,并根据了解的情况,通过电话跟他沟通交流,进行思想教育。经过教育谈心,他同意马上返回家中去。为了确保安全,我帮助他安排返程的车票,并通过微信定位,全程监督他的行踪,直至学生安全返回家中。
二、风险反思
1.这位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违纪行为,一面说谎,报告自己居家防疫,一面却只身到很远的南方风景区去旅游。
2. 如何帮助这位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行为错误,并能积极的去分析自己,改正自己,提升其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3. 事件已经通过他的朋友圈,负面效应已经影响扩散到全班同学甚至更广的范围,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违纪处分,才既能让广大同学引以为戒,又不会让该学生产生过多的心理顾虑。
4.如何建立更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三、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经过了解,事情的经过并不复杂,00后的孩子都争强好胜,容易任性而为。疫情期间,他的父母在他面前讲去南方旅游,南方水乡如何风景秀美,诗情画意,而他却因为高考没能去,于是,一直耿耿于怀。疫情末期,很多景点开始对外开放,加上又没有正式开学,于是就没有告诉家长,没有告知老师的情况下,一个人跑去南方水乡风景区感受家长说的美景。同时,为了躲避老师的监督,避免受到处分,他在外出时,每天还正常报告自己的体温,正常登陆网络课程,没想到他忍不住发个朋友圈却被我看出端倪。
(二)解决思路
1.生命安全是最根本的,作为一名辅导员,我首先要确保学生没有安全闪失,确保学生第一时间安全返回家中,并取得学生家长的支持,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 必须果断处理该学生的违纪行为,批评该同学错误行为的同时,教育引导广大同学遵守纪律,诚信做人。对于该学生的行为,绝不能只是简单地斥责、或者仅仅对其进行纪律处分,这样可能收不到任何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定要准确分析该学生违纪心理,找出根本原因,彻底转变该学生的错误意识。而且疫情期间,只能通过网络来处理此事,要充分考虑如何利用好网络这个工具,让整个思想教育过程更能隔空传念,积极发挥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该学生通过网络主动查询相关的违纪案例,根据案例自己分析自身违纪行为的错误之处,并对自己的违纪行为进行深刻反思,进而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3.开诚布公地处理这件事,赢得学生的信任。充分利用好疫情期间的网络教育工具,组织一些主题网络教育活动。在班级QQ群发动“大学生该不该说谎”的讨论,引发学生诚实守信的讨论,并鼓励该学生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了解该生的思想认识。组织了“疫情期间的责与任”主题班会,提高学生自觉防控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明白,战胜新冠我们人人有责,抗击疫情需要携手同行。我还在朋友圈上发布《疫情之下,不能只为自己》的短文,阐述了“同心抗疫,无私奉献和大爱情怀”的道理,指出了大学生在关键时刻,一定要有集体观念,要懂得遵守规则,承担责任,强调了作为学生,任何时候不能放弃学业,放弃组织纪律。
4、在班级圈发布“知错即改最珍贵”短文。通过短文强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意义,鼓励学生们敢于直面错误,认识到犯错后不能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掩盖自己的过失,关键是能知错就改,及时改正,养成知错就改的习惯,使自己受益终身。
四、案例感悟
1.学生的网络世界,如QQ空间、朋友圈、抖音号等等,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所思所想,通过这些,我们能随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为。我们可以充分根据大学生的这一特点,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既要善于通过网络来了解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变化,又要通过网络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平台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处分学生,其目的不是对抓住学生的违纪行为不放,而重在要让学生能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自觉自愿改正自己,向好发展,维护好大家共同生活、学习所必须的秩序。
3.要有效地占领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此次案例,恰逢疫情期间,也刚好巧妙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展开教育,反而收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通过网络施教,恰恰能避免学生面对辅导员时的局促不安,此时辅导员不再只是居高临下的领导形象,而是与学生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实现了平等、顺畅的双向沟通,可以更全面、更真实、更细腻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及其变化,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促进学生的转变和发展。
我们常常说“教育方法决定教育效果”,好的教育方法,来源于我们的思考,来源于我们的改变,来源于对教育、管理、服务的深刻认识,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在碰到新情况、新问题时,才能有更灵活有效的解决方法,特别是新媒体时代,作为辅导员,要善于将网络工具灵活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