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土地重估报告
.
2.5设备购臵情况
表7 项目设备购臵情况表
名称 潜水泵及电机 长轴泵 柴油机 变压器 避雷器 熔断器 配电箱 射频开关 钢闸门 启闭机 总计 单位 套 套 台 台 台 台 台 个 个 台 个 扇 台 规格 200QJ40-39/3 200JC40-4×8 S195N S11-M-100/10 S11-M-80/10 S11-M-50/10 S11-M-30/10 — 数量 139 100 100 1 5 21 2 87 87 29 139 17 17 — 金额(元) 444800 180000 160000 18000 75000 231000 19000 14790 21315 89030 66720 346000 81500 1747155
.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土地重估报告
.
3.土地整理后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
3.1评价依据与技术路线
3.1.1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5)《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FflZl011—2000); (6)《农用地分等规程》; (7)《农用地定级规程》;
(8)《汇通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汇通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10)《汇通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变更设计报告》。
3.1.2评价方法选择及技术路线
本次耕地质量重估的方法采用农用地分等法和对比分析法。农用地分等法采用逐级修正的方法,在标准耕作制度下对应指定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农用地自然质量、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修正,从而分别得到农用地资源的自然质量等指数、利用等指数和农用地等指数,并据此对农用地进行等别划分,其成果具有可
.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土地重估报告
.
比性。对比分析法就是对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地质量进行对比,以分析土地整理后土地质量的变化。技术路线图为:
3.2土地自然质量评价
3.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由于影响耕地质量的因子普遍存在着相关性.信息彼此重叠,故进行耕地质量评价时没有必要考虑所有因子。评价指标应选择与耕地质量直接相关、切实反映耕地质量内涵的因子。评价指标选择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主导性原则:在选取评价指标时,应根据影响耕地质量的
.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土地重估报告
.
各种因素的种类及作用差异,重点分析对耕地质量起控制作用的因子。在众多的土地特性中.有些性质起主导作用,其它土地性质随其变化而变化,选定的耕地质量评价因子的性质应相对稳定,因子之间相关性要小,差异性要大,不应是其它指标的延伸指标,更不应出现实质上相重复的指标。
(2)稳定性的原则:耕地质量是由一系列因素共同决定的.评价耕地质量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在选择评价因子时,应选择那些较长期影响耕地生产力的稳定因子.易变因子不应作为评价指标。
(3)生产性原则:研究表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剖面构型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影响重大;有效土层厚度不但影响作物根系下扎,而且通过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间接地影响作物生长,由于汇通县地处平原地区,因而土壤性状要比灌溉和排水条件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更大。
(4)可操作性的原则:指标应尽量简单明了,选取具体、微观性强的指标,能较具体的加以量度,也便于收集、测定和选取的指标,指标应有可比性。
3.2.1.2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
汇通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区地处平原地区。在耕地质量评价中,土壤条件起着主导作用。土壤质地与耕地质量关系密切.土壤质地在整理前后的差异较明显,土壤质地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水分和养分的保持,水、肥、气、热的协调及机耕效率.对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