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作者:李换芬
来源:《学周刊》2018年第18期
摘 要:为消除应试教育的弊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英语教育必须积极构建基于不同学段和专业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和发展体系,将英语教育内涵发展的探索置于深化与实现树人立德目标的奠基位置。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有效地遏制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能够真正实现树人立德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培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8-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74
小学英语的核心素养涵盖英语知识和技能、语言表达过程和理解方式、情感和语用以及文化态度价值观等几大维度,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推动了学生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和语言完善,塑造健全的品格以及提升英语思维水平。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树立三个基本目标:语言沟通、思维认知与社会化目标。社会化目标包括评判性思维、人际关系、生活态度和模式、思维方式与文化传统。在今后小学英语课堂的学科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还需要容纳英语学习与创新技能、创造性思考的语言能力等。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解读
英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语言教学,英语课堂教学最初级的直接目标即为语言交际。作为一种显性目标,语言交流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特定的测量与测试方法。作为隐性目标,思维认知目标的建立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前明示、课上实施和课后反思的途径来实现。而针对小学期间的英语学科而言,社会化目标是结合当下如火如荼开展的德育渗透学科教育而达到的一项并未在新课标中明晰细化的目标。教师在英语课堂的现实教学中,只有按照课本并结合新课标,挖掘相应的社会化目标、理念以及相关的边缘化目标,才能完成尝试化教学。 二、培育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
英语教育是奠基小学生总体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教育,也是合理完善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基础条件。提升小学生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地推动开展英语教学的人文与思想工具性任务,进而为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创造前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