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C.用品尝的方法区分糖水和石灰水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碘水区分奶粉和淀粉
2.20℃时,氯化钡的溶解度是35.8g。该温度下,将15g氯化钡和20g氯化钡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 A.23.1%、26.4%
B.23.1%、28.6%
C.30%、35.8% D.30%、40%
3.下列与鉴别项目对应的实验操作方案可行的是( ) A B C D 鉴别项目 鉴别甲烷和一氧化碳气体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鉴别碳酸钠和硫酸钠 鉴别尿素和氯化钾 实验操作方案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加热,观察是否有熔化现象 取样配成溶液,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4.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SO2→Na2SO3 B.KNO3→KCl C.Fe3O4→Fe D.Ca(OH)2→NH3 5.下列古诗文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中,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暗香浮动月黄昏﹣﹣有香味的粒子在不停运动 B.吹尽狂沙始到金﹣﹣金原子的结构和性质都很稳定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铜离子得电子变为铜原子 D.坐看云起时﹣﹣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6.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NaCl溶液(HCl) 铜粉(炭粉) CaO( CaCO3) FeCl2溶液(MgCl2) 方法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在空气中灼烧 高温煅烧 加入足量镁粉,过滤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相对应的关系中,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A B C 操作 向物质M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瓶气体中 现象 无色酚酞变红 无明显现象 木条熄灭 结论 物质M属于碱 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D 向溶液N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N 中可能有CO3 2-A.A B.B C.C D.D 8.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m=10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
9.向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通二氧化碳,溶液呈( ) A.无色
B.紫色
C.红色
D.蓝色
10.化学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食用加碘食盐能够有效预防大脖子病,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补充加碘食盐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达到保鲜的目的
C.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 D.食品中缺乏维生素不利于健康 11.与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氧原子 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H2O
H↑+O↑
C.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 12.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① 2Fe——2 个铁原子 ②O2——2个氧原子 ③2H2O——2个水分子 ④ 2H——2 个氢元素 ⑤ A.①②③
B.②③⑤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3.下列各项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A.Al+3:正三价的铝元素 C.Fe2O3:氧化铁
B.2K:2 个钾元素
D.氦气:He2
14.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O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5.下列对课本图表、数据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确定某盐的结晶提纯方法 B.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直接查找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金属与酸、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16.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1)金属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溶液的碱性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据你推测,导致溶液碱性变化的原因是: ①_______; ②________。
17.(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1个氧原子_____;
②氯酸钾中氯的化合价_____; ③2个铁离子_____;
④地壳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_____.
(2)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或“失”),所形成微粒的符号是_____,该微粒与铜离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18.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CH4 b.CO c.SO2
②下列处理废水的方法属于中和法的是_____。
a.用熟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铁粉回收废水中的铜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_____。
a.作物秸秆露天焚烧 b.废干电池就地填埋 c.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2)新鲜牛肉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其中: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_____。
②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和_____。
(3)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复兴号”高铁使用了大量新材料、新技术。
①“复兴号”车厢连接处关键部位特高压过桥线电缆的材料是铜导线,铜导线属于_____材料。 ②“复兴号”运行用的是电能,车身用电刷和电线相连。下列能制成电刷的是_____。 a.石墨 b.二氧化硅 c.晶体硅 三、简答题
1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0.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进行氯化氢制备和性质一体化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检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2)制备氯化氢。加热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发生复分解反应制氯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收集氯化氢。需要打开a使浓硫酸流入1号烧瓶,同时打开______(填b、c或d),关闭_____(填b、c或d )。当观察到_______时,说明2号烧瓶内氯化氢气体已收集满,立即关闭b、d,同时打开c。
(4)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2号烧瓶中,片刻后打开d,可以观察到烧瓶2中出现红色的喷泉,请解释喷泉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
(5)集气瓶口醮有浓NaOH溶液棉花的作用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某同学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c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实验室制较多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_。 (3)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应选用GH,其连接顺序是_____(填接口字母)。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_____。 五、流程题
22.2018年5月1l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科技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发现新型催化剂,把CO2与H2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实现了“人工碳循环”。如图为某科研小组设计的利用化学链燃烧产生的高浓度CO2制备甲醇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