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用三角板画出角,无非是用角度加减法.根据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 【解答】解:A选项:15°的角,45°﹣30°=15°; B选项:25°的角,无法用三角板中角的度数拼出; C选项:75°的角,45°+30°=75°; D选项:135°的角,45°+90°=135°. 故选:B.
【点评】用三角板直接画特殊角的步骤:先画一条射线,再把三角板所画角的一边与射线重合,顶点与射线端点重合,最后沿另一边画一条射线,标出角的度数.
2.【分析】综合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形状,这些小正方体分前、后两排,左、右两行,只有一层.前排2个,后排1个,左齐.
【解答】解:一个几何体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摆成,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从正面和左面看到
的形状都是,这个几何体如图所示:
它是由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3.【分析】要求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用糖的质量除以糖水的质量即可,所以先用糖的质量加水的质量求出糖水的质量,再用糖的质量除以糖水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10÷(10+100) =10÷110 =
.
答:糖占糖水的故选:C.
【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糖水”的含义:糖水=糖+水. 4.【分析】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份数最大的角占出最大角的度数,进而按照三角形的分类解答即可. 【解答】解:180×=180× =90(度),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含义可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答: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与按比例分配来解答问题;用到的知识点:直角三角形的含义. 5.【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图形一共有2层:下层5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一共有5+1=6个;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三个,上层1个靠左;从上面看到的3层,上层3个,中层和下层都是居中1个;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有2层,下层3个,上层1个居中.据此即可选择.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这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三视图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6.【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小红站在熊猫的侧面,所以看到的是熊猫的侧面,熊猫脸朝左,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用乘法得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小红看到的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7.【分析】由于只对折一次,所以对折的折痕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选择即可. 【解答】解:如图
将一张纸对折,剪去阴影部分,然后展开,得到的图形是:
.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8.【分析】一般情况下病人的体温是不稳定的,本题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来解答. 【解答】解: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由此,观察病人一周的体温是否有明显变化,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9.【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将图中标有字母A的一个小正方体搬去,这时外表含有的小正方形个数在减少3个小正方形面的同时,又有3个小正方形的面露出表面,所以它的表面积与搬动前相比较,不增不减,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将图中标有字母A的一个小正方体搬去,这时外表含有的小正方形个数与搬动前相比不增不减. 故选:A.
【点评】观察小正方体A所在位置处的小正方形表面的变化情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0.【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已知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25×6=150(cm2), 答:它的表面积是150cm2.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1.【分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 【解答】解:15÷1500000厘米=15千米
答: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15千米.
=1500000(厘米)
故答案为:1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2.【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男生比女生.这里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等量关系式是:女生的人数×(1﹣)=男生的人数.
故答案为:女生人数,女生的人数,(1﹣),男生的人数.
【点评】此题考查单位“1”的认识和确定,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的量.
13.【分析】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进行解答:即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是一定的;成反比例得两个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 【解答】解:由分析可得: 成正比例的两个量的 比值一定. 故答案为:比值.
【点评】此题属于成正、反比例的量的意义,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 14.【分析】假设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1个锐角,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就会等于或大于180度,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度,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相违背的,故假设不成立,从而可以判断出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内角.
【解答】解:假设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1个锐角, 则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就会等于或大于180度, 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就大于180度, 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相违背的, 故假设不成立;
所以任意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利用假设法即可求解.
15.【分析】因为60÷4=15,15=3×5=1×15,所以这两个数为:4×3=12,4×5=20;或4×1=4,15×4=60;由题意知:这两个数不为4和60(舍去),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因为:60÷4=15,15=3×5=1×15, 所以这两个数为:①4×3=12,4×5=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