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昌 工 程 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七一水库水利枢纽设计 二、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 见附录 (一)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各一份 说明书和计算书要求用钢笔书写,章节分明,语句通顺,字体工整,对于论断的依据,公式的来源以及所引用的符号意义均需交代清楚,并应附必要的简图和表格。此外,要求前有目录,页有编号,如使用程序时须附源程序说明,编制原理和程序框图打印结果等,必要时附源程序。 (二)图纸 主要设计图有: 1、大坝平面布置图 2、大坝剖面图及细部结构图 3、溢洪道平面布置图,纵横剖视图 图纸要求用计算机或铅笔绘制,能表达设计意图,尺寸齐全干净美观,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图中应有附注以说明技术要求等问题。图应编号,有设计制图者签名。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 (1)熟悉资料 1周 (2)大坝设计 5周 (3)溢洪道设计 2周 (4)绘图与写说明书、计算书 2周 四、主 要参考资料: 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2、《溢洪道设计规范》SL235------2000。 3、《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4、《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1998。 5、《浆砌石设计规范》SL25-----1996。 6、《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273-----1995。 8、《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1994。
水利与生态工程 系 水工专 专业 班
日期: 自 2013 年 3 月 日 至 2013 年 6 月 日
指导教师: 张 洁
助理指导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教研室: 水工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 蔡高堂
附录:
第一节 设计的基本资料
一、水文气象
1、流域概况
七一水库位于鄱阳湖水系信江上游玉山水分支金沙溪流域的棠梨山,行政区域属江西省玉山县管辖范围。金沙溪是信江玉山水的主支,发源于怀玉山脉南麓,全长66.5公里,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七一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
2、气象
本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赣东北暴雨中心边缘,气候温湿,雨水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826毫米,降雨年内分配不匀,有春汛秋旱之现象。多年平均气温18℃,蒸发量1053毫米(E601)。风向多为东北风,最大阵风六级,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6.0米/秒。吹程 3.0 km,风向与坝线夹角48o。
3、水文
流域内有原贲口站实测两年径流资料,邻近流域玉琅溪峡口水文站有九年实测径流资料。利用两站径流资料,推求七一水库坝址水文资料。
现将水文计算成果和其它有关资料汇总如下: ⑴、代表性流量及洪量
由降雨径流相关求得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97亿立方米,径流深12.26毫米,多年平均流量12.6秒立米.。本流域集水面积小,坡陡流急,洪水具有汇流快,历时短的特点,坝址设计洪水由暴雨入库单位线求得,三百年一遇洪峰2533秒立米,三日洪量1.7亿立米,千年一遇洪峰2895秒立米,三日洪量1.93亿立米,可能最大洪水根据《江西省可能最大暴雨及频率暴雨图集》计算,用入库单位线求得,可能最大洪水,洪峰为5393秒立米,三日洪量3.37亿立米。
⑵、泥沙及冰情
本流域无实测泥沙资料,移用玉山水上饶站资料求得坝址处多年平均输沙量9.08万吨。本库内冰情不严重,可不加考虑。
⑶、其它
本水库扩建采用淹没标准为:土地三年一遇,移民二十年一遇。据实地调查,扩建后淹没区主要为本县紫湖乡和少华乡,计有淹没水田626.3亩,旱地125.6亩,山林689亩,需迁移153户820人,房屋拆迁16687平米,公路改线2公里,改建公路桥三座,输电线路2.9公里,通讯
广播线1.05公里,需淹没补偿投资146.15万元(未包括5℅预备费)。1985年6月,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与受淹乡政府联合召开移民安置会,决定了水库移民就地安置的办法,并根据国家有关的政策法令,确定了淹没补偿标准以及移民吃定销口粮的办法。
二、 工程地质
1、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处在下扬子地槽浙西地向斜之西南端,北缘靠近波阳地背斜,南部为华夏地块浙向隆成区,为浙西地向斜和石桥~球川倒转复向斜之内。出露地层有古生代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石炭二迭系、中生代出露、白垩系、新生代第四系。枢纽区以正长斑岩、凝灰岩、页岩、砂砾岩为主。流域地下分水岭高程均高于扩建后水库最高水位,库区无渗漏之可能。库区及枢纽区山坡基本稳定,水库扩建后不会产生大的滑塌。枢纽各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经处理后均能适应本工程的扩建要求。
2、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主坝位于金沙溪的棠梨山,为均质土坝。坝前设有二道截水槽和6米厚以上粘土铺盖,下游设有二道排水棱体,基础为0~8米厚的沙卵石,大坝现有状况下加固加高。
主坝坝基组成岩石为下石炭砂砾岩与紫红色泥质砂页岩石层及中石炭纪砂砾岩,石英砂岩与泥质炭质页岩,岩性亦以互层出现。其中砂砾岩、砂岩为矽质胶结,性坚硬,力学性能较佳。在河床及河漫滩部位之土坝基是由5~7米的砂砾石组成,压缩系数小,左岸台地部位为天然粘质土及砂砾石充填粘土覆盖层,下部仍为砂砾石层。主坝左岸山坡较为平缓,山坡角约为200,且山头较矮,边坡稳定条件好,主坝右岸山坡较陡,山坡角约为350~370,山头较高,但据地质人员分析,边坡无大塌滑之可能。这些为这次主坝的加固扩建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根据2001年颁发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区域稳定性较好,可不作地震设防。
三、筑坝材料及物理力学性质
(一)、筑坝土料场的选择与设计 1、防渗土料的选择 ⑴、防渗土料的一般要求
防渗土料必须具备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的工程性质,如防渗料应有足够的防渗性和一定
的抗剪强度,高土石坝心墙料还应具有低压缩性。防渗土料还应具有长期稳定性、有充足的抗管涌能力,地震时不产生过大的孔隙压力等。
⑵、防渗土料质量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