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
第六部分 机械能
专题6.27近三年高考真题精选精练(提高篇)
一.选择题
1.(2019全国理综I卷21)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 )
A.M与N的密度相等 B.Q的质量是P的3倍
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的4倍 D.Q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的4倍 【参考答案】AC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 由图像可知,在星球M上重力加速度为gM=3a0,在星球N上重力加速度为gN=a0, 由G
Mm43?R=mgV=,ρ=M/V,解得ρM=ρN,选项A正确;在星球M上,当P加速度为零时,kx0=mPgM,,2R3在星球N上,当Q加速度为零时,2kx0=mQgN,联立解得:mQ=6mP,选项B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PgMx0=EpM+EkP,mQgN2x0=EpN+EkQ,根据弹簧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二次方成正比可知EpN=4 EpM,联立解得:
EkQEkP=4,选项C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PgMxP=
121kxp,mQgNxQ=kxQ2,联立解得xQ=2xP,即Q下22落过程中最大压缩量是P的2倍,选项D错误。
【方法归纳】由图像中得出当弹簧形变量为零时物体下落加速度即为重力加速度,物体加速度为零时弹力等于重力,利用平衡条件和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解答。
2.(2019全国理综II卷1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总等于动能Ek与重力势能Ep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总和Ep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由图中数据可得( )
2
A.物体的质量为2 kg B.h=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
C.h=2 m时,物体的动能Ek=40 J D.从地面至h=4 m,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 【参考答案】.ACD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机械能、功能关系及其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题给图像可知抛出时物体动能为Ek=100J,由动能公式Ek=
12
mv,h=4m由重力势能公式,2时重力势能mgh=80J,解得物体质量m=2kg,h=0时物体的速率为v=10ms,选项A正确B错误;由功能关系可知fh=△E=20J,解得物体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f=5N,从开始抛出到上升到h1=2m,由动能定理,-mgh1-fh1=Ek1-100J,解得:Ek1=40J,选项C正确;由题给图像可知,物体上升到h=4m时,机械能为80J,重力势能为80J,其动能为零,即物体从地面上升到h=4m,物体动能减少了100J,选项D正确。
【据图析题】对于题目以图像形式给出解题信息,首先要结合题述情景,通过分析图像,获取有价值的解题信息,然后利用相关知识点分析解答。
3.(2019全国理综III卷17)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一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距地面高度h在3 m以内时,物体上升、下落过程中动能Ek随h
2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该物体的质量为( )
A.2 kg B.1.5 kg C.1 kg D.0.5 kg 【参考答案】C
【名师解析】由图像可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6m,设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外力大小为f,由动能定理,-2fh=48J-72J=-24J,解得f=2N。设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物体时速度为v0,对上升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v02=2ah,二.计算题
1. (2019高考理综天津卷)(16分)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产新型航空母舰已完成多次海试,并取得成功。航母上的舰载机采用滑跃式起飞,故甲板是由水平甲板和上翘甲板两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研究舰载机的起飞过程,假设上翘甲板BC是与水平甲板AB相切的一段圆弧,示意如图2,AB长L1?150m,BC水平投影L2?63m,图中C点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12?(sin12??0.21)。若舰载机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6s到达B点进入BC。已知飞行员的质量
1mv02=72J,联立解得m=1kg,选项C正确。 2m?60kg,g?10m/s2,求
(1)舰载机水平运动的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水平力所做功W; (2)舰载机刚进入BC时,飞行员受到竖直向上的压力FN多大。 【名师解析】.(16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