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全国通用)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微专题
强化练 专题22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理(含解析)
一、解答题
1.(2014·安徽理,17)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连胜两局者直接赢得比赛,2若赛完 5 局仍未出现连胜,则判定获胜局数多者赢得比赛.假设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乙
31
获胜的概率为,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3
(1)求甲在 4 局以内(含 4 局)赢得比赛的概率;
(2)记 X 为比赛决出胜负时的总局数,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分析] ①甲在四局内赢得比赛,即甲前两局胜,或第一局败,二、三局胜,或第一局胜,第二局败,第三、四局胜.
②比赛总局数最少2局,最多5局,求概率时,既要考虑甲胜结束,又要考虑乙胜结束. ③由于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故按独立事件公式计算积事件的概率.
[解析] 用A表示“甲在4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Ak表示“第k局甲获胜”,Bk21
表示“第k局乙获胜”,则P(Ak)=,P(Bk)=,k=1,2,3,4,5.
33
(1)P(A)=P(A1A2)+P(B1A2A3)+P(A1B2A3A4)
221222122
=P(A1)P(A2)+P(B1)P(A2)P(A3)+P(A1)P(B2)P(A3)P(A4)=()+×()+××()=
33333356
. 81
(2)X的可能取值为2,3,4,5.
P(X=2)=P(A1A2)+P(B1B2)
5
=P(A1)P(A2)+P(B1)P(B2)=,
9
P(X=3)=P(B1A2A3)+P(A1B2B3)
2
=P(B1)P(A2)P(A3)+P(A1)P(B2)P(B3)=,
9
P(X=4)=P(A1B2A3A4)+P(B1A2B3B4)
10
=P(A1)P(B2)P(A3)P(A4)+P(B1)P(A2)P(B3)P(B4)=,
81
P(X=5)=1-P(X=2)-P(X=3)-P(X=4)=.
1
881
故X的分布列为
X P 59
29
1081
2 5 93 2 94 10 815 8 81E(X)=2×+3×+4×+5×=8224. 8181
[方法点拨] 1.求复杂事件的概率的一般步骤: 1°列出题中涉及的各事件,并且用适当的符号表示; 2°理清各事件之间的关系,列出关系式;
3°根据事件之间的关系准确选取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2.直接计算符合条件的事件的概率较繁时,可先间接地计算对立事件的概率,再求出符合条件的事件的概率.
3.要准确理解随机变量取值的意义,准确把握每一个事件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然后依据类型代入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4.概率与统计知识结合的问题,先依据统计知识明确条件,求出有关统计的结论,再将所求问题简化为纯概率及其分布的问题,依据概率及其分布列、期望、方差的知识求解.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性质: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P x1 p1 x2 p2 ? ? xi pi ? ? xn pn 则①pi≥0,i=1,2,?,n; ②p1+p2+?+pi+?+pn=1.
2.(2015·重庆理,17)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设一盘中装有10个粽子,其中豆沙粽2个,肉粽3个,白粽5个,这三种粽子的外观完全相同.从中任意选取3个.
(1)求三种粽子各取到1个的概率;
(2)设X表示取到的豆沙粽个数,求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分析] 考查了古典概型的概率以及分布列、数学期望,属于简单题型.(1)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计算;(2)从含有2个豆沙粽的10个粽子中取3个,据此可得出X的可能取值及其概率,列出分布列求得期望.
[解析] (1)令A表示事件“三种粽子各取到1个”,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有 C2C3C51
P(A)=3=.
C104
(2)X的可能取值为0,1,2,且 C87
P(X=0)=3=,
C1015
2
3
111
C2C87
P(X=1)=3=,
C1015C2C81
P(X=2)=3= C1015综上知,X的分布列为:
21
12
X P 0 7 151 7 152 1 157713故E(X)=0×+1×+2×=(个)
1515155
[方法点拨] 如果题目条件是从含A类物品M件,总数为N的A、B两类物品中,抽取
n件,其中含有A类物品件数X为随机变量,则按超几何分布公式直接计算.
请练习下题:
一盒中有12个零件,其中有3个次品,从盒中每一次取出一个零件,取后不放回,求在取到正品前已取次数X的分布列和期望.
[分析] 由于题设中要求取出次品不再放回,故应仔细分析每一个X所对应的事件的准确含义.据此正确地计算概率p.
[解析] X可能的取值为0、1、2、3这四个数,而X=k表示,共取了k+1次零件,前k次取得的是次品,第k+1次取得正品,其中k=0、1、2、3.
(1)当X=0时,第1次取到正品,试验中止,此时 C93
P(X=0)=1=.
C124
(2)当X=1时,第1次取到次品,第2次取到正品, C3C99
P(X=1)=1×1=.
C12C1144
(3)当X=2时,前2次取到次品,第3次取到正品, C3C2C99
P(X=2)=1×1×1=. C12C11C10220当X=3时,前3次将次品全部取出, C3C2C11
P(X=3)=1×1×1=. C12C11C10220所以X的分布列为:
1
1
1
1
1
1
1
1
1
X P E(X)=0×+1×+2×
34
944
0 3 41 9 442 9 2203 1 220913+3×=. 22022010
3
3.(2014·石家庄质检)某商场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信息,随机的在商场收集了100位顾客购物的相关数据,整理如下: 一次购物款 (单位:元) 顾客人数 [0,50) [50,100) 20 [100,150) 30 [150,200) [200,+∞) 10 m n 统计结果显示:100位顾客中购物款不低于100元的顾客占60%.据统计该商场每日大约有5000名顾客,为了增加商场销售额度,对一次性购物不低于100元的顾客发放纪念品(每人一件).(注:视频率为概率)
(1)试确定m、n的值,并估计该商场每日应准备纪念品的数量;
(2)现有4人去该商场购物,求获得纪念品的人数ξ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解析] (1)由已知,100位顾客中购物款不低于100元的顾客有n+40=100×60%,
n=20;
m=100-(20+30+20+10)=20.
60
该商场每日应准备纪念品的数量大约为5000×=3000件.
100(2)由(1)可知1人购物获得纪念品的频率即为概率
p=603=. 1005
3
故4人购物获得纪念品的人数ξ服从二项分布B(4,).
5
04
P(ξ=0)=C04()()=
3
535353535
2525252525
16, 62596, 625216, 625216, 625
13
P(ξ=1)=C14()()=
22P(ξ=2)=C24()()=
31P(ξ=3)=C34()()=
40P(ξ=4)=C44()()=
81
, 625
ξ的分布列为
ξ 0 16 6251 96 6252 216 6253 216 6254 81 625P 16962162168112
ξ数学期望为E(ξ)=0×+1×+2×+3×+4×=. 6256256256256255
4
312
或由E(ξ)=4×=.
55
[方法点拨] 1.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
kn-k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n(k)=Ck(k=0,1,2,?,n).称事件A发生的次数Xnp(1-p)
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
若X~B(n,p),则E(X)=np,D(X)=np(1-p).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P x1 p1 x2 p2 ? ? xi pi ? ? xn pn 22
则E(X)=x1p1+x2p2+?+xipi+?+xnpn,D(X)=(x1-E(X))p1+(x2-E(X))p2+?+(xn-E(X))pn.
3.准确辨别独立重复试验的基本特征(①在每次试验中,试验结果只有发生与不发生两种情况;②在每次试验中,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同),牢记公式Pn(k)=Cnp(1-p)0,1,2,?,n,并深刻理解其含义,是解二项分布问题的关键.
4.对于复杂事件,要先辨析其构成,依据互斥事件,或者相互独立事件按事件的和或积的概率公式求解,还要注意含“至多”,“至少”类词语的事件可转化为对立事件的概率求解.
请练习下题:
为了了解今年某校高三毕业班准备报考飞行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对他们的体重进行了测量,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个小组的频率之比为123,其中第2小组的频数为12.
kkn-k2
,k=
(1)求该校报考飞行员的总人数;
(2)以这所学校的样本数据来估计全省的总体数据,若从全省报考飞行员的学生中(人数很多)任选3人,设X表示体重超过60kg的学生人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分析] 先由频率直方图中前三组频率的比及第2小组频数及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求出n的值和任取一个报考学生体重超过60kg的概率.再由从报考飞行员的学生中任选3人知,这是三次独立重复试验,故X服从二项分布.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