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世界地理(带详细解析)
世界地理
(10年上海卷地理)
(三)相同或相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过程,往往形成相同或相似的交化景现。 6.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崇扬儒家思想的文化圈是
A南亚文化圈 B.伊斯兰文化圈 C.太平洋文化圈 D.东亚文化圈 答案:D
7.具有南亚文化圈独特风情的服饰是
A.和服 B.纱丽 C.阿拉伯长袍 D.旗袍 答案:B
8中亚、西亚和北非地区的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该宗教是
A.基督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案:C (10年上海卷地理)
(二)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自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00
3.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B
1 / 11
【地理】201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世界地理(带详细解析)
4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南彻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答案:A
5.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答案:B
(10年海南卷地理) 读图3。完成9~10题。
9.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土壤肥力 B.热量 C.水 D.光照
【答案】C
10.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0年浙江文综第5题)
读图3,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2 / 11
【地理】201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世界地理(带详细解析)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解析: 主要了解世界经济作物的主要分布,有点难度的话就是要关注主要经纬线:120°E、30°E、90°W、0°、23.5°N、30°N、45°N以及海陆轮廓和河流形状。甘蔗、橡胶、咖啡、黄麻、可可等为热带作物,柑橘、茶叶等为亚热带作物、大豆为温带作物。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9-11题)
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10.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死海附近地区再一次出现在了高考的试卷上,也再一次验证高考试题不在乎覆盖面,区域地理不是轮流坐庄,想考哪就考哪,没有概率,一切以能力立意。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再结合降水量,确定该区域应为地中海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的过渡带。第9题的关键词是“夏季”,不管甲地是地中海气候还是热带沙漠气候,他夏季的降水量都会很少。这是我找到的以色列某地的气候资料,情况确实如此。 一月 四月 13 20 七月 28 5 十月 16 34 全年 15 307 气温(℃) 4 降水(mm) 97 第10题考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径流量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所以建水库调节径流不如海水淡化有效,何况西亚的海水淡化是卓有成效的,还有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十分先进和普遍。第11题的D选项水到渠成,是很明显的答案。
39.(6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亚地区与我国西部有长达3300千米的边界线,是当今世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储量丰
3 / 11
【地理】2010年高考试卷分类汇编—世界地理(带详细解析)
富的地区之一。苏联的解体和中亚五国的独立,凸显了中亚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材料二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大的国家,工农业较发达,主要有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工业。2007年以来,哈萨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油气生产和输出国。2009年12月14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见图5)通气仪式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举行,该天然气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管道开通后,不仅缩短了天然气的运输距离,而且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中亚各国在能源战略上,希望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同时,中亚各国能源企业的发展也迫切需要引进国际资本和技术。
4 /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