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之间的协调作用构成了有机体的顺利运作。在杜尔干看来,社会“是一个整体,具有自己特别的性质,它虽然是由各分子结合而成,却不是各分子简单相加的总和。”[28]?社会现象像物质事物那样,也是一种客观事物,不过,它是另一种形式的事物。” [29]他还认为,社会文化现象独立于个人之外,“存在于社会,却不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部分,即不存在于构成社会的各个成员中。从这个意义上,社会现象是外在于个人意识的,如同生命的不同属性外在于构成生命的矿物质一样。”[30]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Spengler)在1918年出版的《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文化是由一些相互独立的高级文化有机体组成的。每一种高级文化都是一个完整的存在,是一个文化有机体,各有其独有的特征,各有其自然与历史。各种文化有机体如花卉一般,有萌发、盛放、凋谢、衰亡的时期。文化也像人一样,有其精神和灵魂。英国历史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一书中也持此说,认为文化或文明是有机体,其生存、发展规律是轮回的。
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人也认为社会和文化是有机体,他们认为各种文化要素和复合要素并非零散的,而是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正像一个机体的各种器官,各自发生功能,共同维持一个整体的存在。他们主张重视文化
的整体性,重视整体对部分、部分对整体的相互影响。马氏认为每一个文化就像一个有机体一样,如不从整体的关系去研究,则对任何部分的文化元素都不能明了。而布朗也以为一个社会像一个机体,各部分互相关联,互倚互赖。一个社会的习俗制度正像一个机体的各种器官,个个发生功能,共同维持一个整体的存在。[31]马林诺夫斯基曾说:“显然,文化是一个统合的整体(integral whole),它包括工具和消费品及各种社会群体的典章制度、观念和技艺、信仰和习俗。无论我们考察的文化是非常简单或原始的,还是极端复杂或发达的,我们都要面对包含有一部分是物质、一部分是人、一部分是精神构成的庞大机体(apparatus),人们通过它处理种种实际的具体问题。”[32]他还说:“文化理论必须建立在生物学事实基础之上。人类是一个动物物种,受各种基本条件的制约。为了个体的生存,种族的延续,以及为了保持有机体全部活动所需要的正常状态,必须满足制约他们的各种条件。”[33]他认为,“文化是某种生物现象,文化是建筑在生物基础之上的。”[34]
中国一些学者也持文化有机观。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主张全盘西化的学者均持这一观点,他们提出的“全盘西化论”理论基础便是西方学者所持的文化有机论和文化不可分论。他们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可分的,要输入西方文化就必须全盘接受,绝没有选择的自由。如全盘西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陈序经在《东西文化观》一文中说:“文化本身是不可分的,所以他表现出的各方面,都有连带及密切的关系。设使因了内部或外来的势力冲动或变更任
何一方面,则他方面也受其影响。它并不像一间房子,房顶坏了,可购买新瓦来补好。……所以我们要格外努力去采纳西洋的文化,诚心诚意的全盘接受它,因为它自己本身上是一种系统,而它的趋势是全部的,而非部分的。”[35]后来他又在《再谈〈全盘西化〉》一文中说:“因为文化的各方面,都有连带关系,所以我们不能随意的取长去短。何况一谈到长短的问题,总免不去主观的成分。”[36]他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单位,各种文化也就是各个不同的单位,“因为这些不同的单位,有了连带关系和时势的趋向,以及西洋文化优胜的地位,所以取其一端,应当取其整体,牵其一发,往往会动到我们全身。文明或文化是不是有机整体?它是不是不可分的?科学的回答是否定的,下面从文化的可分性和后天习得性来说明文化不是有机体。其一,从文化或文明的可分性看文明不是有机体。在一个文化体系中,虽然各部分相互关联,但并不是铁板一块,是可以分开来的。反对全盘西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吴景超批驳陈序经的“文化有机观”和“文化不可分论”,他在《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一文中说:“?文化本身上是分开不得?的说法只含有部分的真理。我们可以承认火车头与轨道两种文化单位是分不开的,男女同学与社交公开两种文化单位是分不开的。我们决不能采纳西洋的火车头,一方面还保留中国的土路;也不能一方面采纳西洋的男女同学,而一方面还保留中国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但是,整个文化的各部,是否都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分不开呢?我们采纳了西洋的电灯,是否便非采纳西洋的跳舞不可呢?采纳了西洋的科学,是否便非采纳西洋的基督教不可
呢?我们的答案,恐怕不会是肯定的。文化的各部分,有的是分不开的,有的是分得开的。别国的文化,有的我们很容易采纳,有的是无从采纳。”[38]后来他在《答陈序经先生的全盘西化论》一文中又说:“假如文化各部分是分不开的,有如陈先生所说,那么全盘西化论说便可成立,便可无讨论之余地。因为我们早已采纳了西洋文化中的许多部分,而这些部分与其余的部分是分不开的,那么中国的全盘西化,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可惜这种文化分不开的理论,还没有一个学者能够证明它。……我们都知道生产方法,是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我们要问陈先生,渔猎的文化与那种政治的文化,那种家庭的文化是分不开的?畜牧、农业等文化,又与那种政治的文化,那种家庭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主张文化各部分有分不开的,也有分得开的,所以在西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有选择之余地。张熙若先生也批判全盘西化论,他在《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一文中说:“全盘西化论者,在理论上,我认为有两个极不妥的地方。第一,全盘西化论者,至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所以提倡全盘西化的主要理由,据他们自己说,是因为什么?文化单位是分不开的?。因为分不开,所以要接受便全盘接受,要拒绝便全盘拒绝。选择是不可能的,取舍是办不到的,这种理论我们可以叫做?单位定命论?。”他认为:“文化是多方面的,是很复杂的东西,它有的地方诚然是分不开的,但是有的地方却是分得开的。若是举列是必需的话,我们可以说现代工业与现代科学是分不开的,因为这其间有因果关系,没有现代科学就没有现代工业。”“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在这方面是分不开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