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施工(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基坑支护结构属于重力式支护结构的是( ) A.水泥旋喷桩 B.地下连续墙 C.钢板桩
D.混凝土灌注桩
2.最后贯入度是指打桩时最后几击桩的平均入土深度?( ) A.5 B.8 C.10
D.12
3.搭设脚手架时“一个步架高度”可以取值为( ) A.1.0m B.1.5m C.2.0m
D.2.5m
4.为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现象,在浇筑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宜..超过(A.1m B.2m C.3m
D.4m
5.硅酸盐水泥养护时浇水天数不得..少于( ) A.3昼夜 B.7昼夜 C.14昼夜
D.28昼夜
6.采用单机吊装柱子时,用旋转法起吊,应使( ) A.柱子绑扎点、柱脚中心和杯口中心三点共圆 B.柱子绑扎点、柱顶中心和杯口中心三点共圆 C.柱子绑扎点和杯口中心两点共圆 D.柱子绑扎点和柱脚中心两点共圆
7.饰面砖粘贴前,应将饰面砖清扫干净,并至少浸水多少时间以上?( A.1h B.2h C.5h
D.24h
8.某流水施工的流水步距总数为n,则施工过程数为( ) A.n-1 B.n C.n+1
D.n+2
9.一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它所有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 )A.最小值 B.最大值 C.中间值
D.平均值
10.基础工程属于( )
) )
A.单项工程 C.单位工程
B.分项工程 D.分部工程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边坡坡度 12.冻结法 13.量度差值 14.冷粘法 15.流水节拍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防治流砂的具体措施有在枯水期施工、________、打板桩、________、井点降低地下水位。
17.拆除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应逐层由上而下,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一般是先拆栏杆、脚手板、________,后拆________、纵向水平杆、立杆等。 18.钢筋的连接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机械连接。
19.倒置式屋面是指将憎水性________层设置在________层上面的屋面。
20.对于面积不大于1.2m2、不小于0.5m2的饰面板,其安装方法通常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试对比“重锤低击”与“轻锤高击”的沉桩效果。
22.简述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时产生断桩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23.试在图示主次梁肋形楼板中布置施工缝,并说明理由。
题23图
24.简述地下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方法。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不引起土体内剪应力增加的有( ) ...
A.土的含水量增加 B.地下水在土中渗流 C.坡顶堆放重物 D.土质遭冻结
2.在预制桩制作中,当采用重叠法制作时,桩的重叠层数一般不超过( ) ...
A.3层 B.4层 C.5层 D.6层 3.代号P3015表示钢模板尺寸为(单位:mm)( ) A.30×150×45 B.300×1500×45 C.30×150×55 D.300×1500×55 4.振捣断面小且钢筋密的构件一般应采用( ) A.内部振动器 B.表面振动器 C.外部振动器 D.振动台 5.先张法预应力筋放张时,如设计无专门要求,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 A.50% B.65% C.75% D.85%
3
6.配制普通防水混凝土时,每m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 ) ...
A.200kg B.250kg C.300kg D.350kg
7.某流水施工的施工过程数为n,则流水步距总数为( ) A.n-1 B.n C.n+1 D.n+2 8.建筑工程流水施工中,划分的施工段属于( ) A.空间参数 B.时间参数 C.技术参数 D.工艺参数 9.网络图中的虚箭线表示( ) A.时间消耗 B.资源消耗 C.时间间隔 D.工作逻辑关系 10.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一般需要压缩( ) A.非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B.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C.非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 D.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缩颈桩 12.掺盐砂浆法 13.旋转法
14.防水混凝土结构 15.虚工作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根据基础设计标高,打桩顺序宜_________;根据桩的规格,宜_________、先长后短。 17.对于砖砌体的质量要求可概括为:_________,砂浆饱满,组砌得当,_________。
18.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_________,不产生严重_________现象,否则浇筑后容易形成蜂窝或麻面。
19.采用超张拉的方法减少预应力筋的应力损失时,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为_________或_________。
20.双代号网络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线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1.简述流砂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流砂的途径和方法。 22.简述吊脚桩产生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23.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 24.简述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原则。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建筑施工(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流砂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地下水渗流 B.土体失重 C.动水压力的作用 D.降水措施不当
2.采用重叠间隔方法现场预制桩时,制作上一层桩要求下层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多少?( ) A.30% B.40% C.50% D.60%
3.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H的限制是( ) A.H≤35m B.H≤40m C.H≤45m D.H≤50m
4.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在何时浇入模板内并捣实完毕?( ) A.初凝前 B.初凝后 C.终凝前 D.终凝后 5.施工缝一般应留在构件( ) A.受压较小部位 B.受剪较小部位 C.受弯较小部位 D.受扭较小部位
6.对配有多根预应力筋的构件,分两批张拉钢筋时,先批张拉钢筋的张拉力与后批张拉钢筋的张拉力的大小关系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等于 7.配制普通防水混凝土时,含砂率为( ) A.25%~35% B.35%~45% C.45%~55% D.55%~65%
8.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投入同一施工段开始作业的时间间隔称为( ) A.间歇时间 B.流水步距 C.施工段 D.流水节拍 9.双代号网络图中,某个非关键工作的拖延时间不超过自由时差,则(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