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第三章
1.文艺复兴和中世纪文学最根本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人的发现,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相信人的本性,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中世纪以神为本的观念,以人权反对神权,对神学提出大胆的挑战。在中世纪,理想的人应该是自卑、消极、无所作为的,人在世界上的意义不足称道。文艺复兴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
(1)重视人的价值,要求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及创造性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提倡积极冒险精神。 (2)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或天堂的虚无飘渺的神话,因而追求物质幸福及肉欲上的满足,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在文学艺术上要求表达人的感情,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如:彼特拉克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文艺复兴提倡重视现世生活,反对权威,在当代人中间唤起了对天主教会及神学的怀疑和反感。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讽刺、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丑恶。
(3)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强调运用人的理智,反对盲从;要求发展个性,反对禁锢人性;在道德观念上要求放纵,反对自我克制;提倡“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是道德行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文艺复兴恢复了理性、尊严和思索的价值。虽然文艺复兴在哲学上成就不大,但是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了探索人和现实世界的新风气。
(4)提倡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这些不可抑制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精神,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把人们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
2. 文艺复兴时期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是什么?重要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为第一阶段,主要在意大利和英国, 彼特拉克《歌集》歌颂美好的爱情和书写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薄伽丘《十日谈》表明个人情感和欲望的合理性,显示他对个人情感和欲望的肯定,从个人情感和情欲的角度来反抗神学体系的不合理。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从人的感情考察人的思维模式,看重感情作用。
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乃至狡黠张扬着人的本能欲望,和人性要求,从而构成与死气沉沉的“天国”相对立的、充满着“请”和“欲”的生机勃勃的人的世界。但是人的情感欲望与人的理想之间没有建立起密切联系。 15世纪至16世纪中为第二个阶段,主要在英国法国
拉伯雷《巨人传》描写巨人形象,展示巨人风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在精神上和形体上都很高大的巨人典型。人的形象首次顶天立地的屹立在神面前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带有人类的普遍特征,是人类共有经验的抽象。拉伯雷对任何人性的赞美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普遍的品格,超出了狭隘的资产阶级阶级性的范围而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望。 “大才子学派”克里斯托弗·马洛《帖木儿》描写人物形象,“满怀热情的、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在描写一个有血有肉、
感情丰富的人物。”
蒙田《随笔集》“怀疑论”出发反对宗教迫害、殖民地的暴行,主张全面教育,自我解剖,表达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性看做崇高最神圣的概念。
描写巨人形象,展现巨人风采。局人士形象塑造取代了早期单纯的“人性快乐”的感性层面的讴歌,是对人的认识再一次走向深化。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为晚期,主要在西班牙和英国
西班牙16世纪初的骑士小说,主人公的魔力来自于自身的武艺高强,中世纪来自于上帝的赐予。
“流浪汉小说”《小癞子》生活在下层社会的特殊巨人,通过自己的智慧靠狡黠和欺诈摆脱了厄运。对由于生活的追求和个人的智慧是联系在一起的。
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具有高尚的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核对众多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不再是俛首帖耳、唯命是从的上帝羔羊,而是行动着的巨人。
莎士比亚剧作,对人的肯定,人的欲望和巨人式追求的结合,描写人性的深邃和复杂,追求欲望的满足如何和人的本质相统一,人的巨人式追求要在“正义与爱”的自律下进行,否则就会走向野心与暴虐。如何追求情欲的满足与如何避免放荡和损人利己,追求财富和权利如何避免变成野心勃勃和贪婪放纵,是莎士比亚作品留下的课题。 人具有追求自由理想的特性,并能将这种特性编程富于诗意的个人能力。
3.为什么说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以戏拟骑士文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
一方面作家展示了社会的丑恶,通过堂吉诃德之口流露出要建立没有剥削额压迫、世风淳朴、人人平等的“太古盛世”。这一思想是与当时人文主义者们借用古希腊罗马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一起演出历史波澜壮阔的心场面的努力是相一致的。小说热情的鼓吹自由,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主张恋爱自由,认为只有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的等思想,也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时代精神,是人文主义思想原则的体现。在堂吉诃德主仆关系背后,也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在堂吉诃德这一人物身上也有强烈的人文主义品质,如他冒险的出发点,不是忠君、护教、行侠,而是扶危济贫匡正时弊、改革社会,同时它也具有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对爱情和友情的忠贞,勇敢善良和正直的品格。它也具有渊博的学识和人文主义思想,显示出文艺复兴时期“巨人”的风采。
第四章
1、17C欧洲文学主要包括哪些重要流派和作家?
理性主义:英国霍布斯、法国笛卡尔、犹太斯宾诺莎 古典主义:法国高乃依、莫里哀、拉辛、拉封丹、布瓦洛 (玄学派:英国约翰?多恩、约翰?班扬) 巴洛克文学:意大利马里诺、西班牙贡戈拉
2、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是在怎样的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
历史文化条件:①16C末宗教战争削弱法国封建贵族势力,资产阶级壮大,两者互相妥协,支持王权,波旁王朝建立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对文化严密控制,制造为上层社会服务的统一文化,古典文学为适应绝对王权需要而产生,反映资产阶级要求,迎合贵族阶级趣味。②笛卡尔二元论哲学为古典主义文学提供哲学依据和哲学氛围。③沙龙社会生活带来的上流社会语言和审美情趣为古典主义文学提供有利文化环境。
基本特征:①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政治倾向性。②崇尚理性,主张理性克制情欲③模仿古代经典,支持三一律(喜剧创作中时间、地点、情节三者完整统一,情节单线索)
3、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
初期:高乃依《熙德》,表现责任与爱情、理性与感情的悲剧冲突,成为古典主义悲剧奠基之作。
巅峰时期:莫里哀《太太学堂》标志法国古典主义喜剧诞生,《悭吝人》、《伪君子》影响深远;拉辛代表古典主义悲剧最高成就,代表作《安德洛玛克》。布瓦洛理论著作《诗的艺术》;拉封丹巨型喜剧《寓言诗》。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波及世界其他国家,成为17C欧洲文学的主潮,影响了英国古典主义思潮,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分析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伪君子》讲述了宗教骗子达尔杜弗伪装虔诚,骗取富商奥尔恭信任,谋其妻女、骗其家财、毁其名誉,最后被英明国王识破的故事。《伪君子》完美体现了莫里哀对于喜剧“是一种社会之财力,是对时代道德的批判。”的美学观点,是古典主义性格喜剧的杰作。
首先,剧中人物形象都富有典型意义。虚伪之徒达尔杜弗的形象深刻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出的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他对17C初相互勾结的教会势力与贵族反动势力有明显的针对性,后来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富商奥尔恭是王权支持者,但思想保守,且因宗教狂热变得十分愚蠢。女仆姚丽娜则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任务,具有民主主义的自由思想和劳动人民优秀品质。 喜剧以国王英明使恶人受到惩罚作为结局,反映了作者借助王权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政治态度,符合古典主义文艺思想。
《伪君子》在艺术上严格按照古典主义原则进行创作。尽管“三一律”的舒服是句左右不尽人意之处,但莫里哀对古典主义原则的熟练运用使该剧体现了古典主义戏剧结构严谨、矛盾冲突集中尖锐和层次分明等优点。且莫里哀创新地在戏剧中插入悲剧因素,使戏剧冲突更紧张尖锐;他还吸收了民间喜剧和各种喜剧题材的艺术手法,增强剧本喜剧效果。《伪君子》在继承古今各种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近代戏剧艺术的典范。
第五章
1、如何理解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联系: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它继承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并且把反封建的范围从
道德伦理范畴扩大到整个上层建筑,带有更加明显的政治色彩,明确的提出反封建必须挣脱两大枷锁——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
差异:①在宗教方面,启蒙运动思想家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更进一步,他们没有企图把古典主义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新人结合起来,而是强烈反对宗教对人心的控制和操纵,并提出包容一切宗教的自然神论与天启宗教相对,他们认为进攻教会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在政治上,启蒙思想家坚持唯物主义,认为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反对贵族阶级特权,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是启蒙运动最高旗帜。
总之,启蒙思想家用信仰自由和宗教容忍对抗宗教压迫,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指出旧社会旧制度的不合理,提出建设新社会的理想和方案,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
2、启蒙文学的特点是什么?它与启蒙思想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系: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以“理性”作为评判社会现实的尺度,反对贵族特权、门第观念、社会不平等和宗教迫害。因此这些作品的思想基础与启蒙运动一致,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特点:①在作用上:启蒙文学作品批判社会制度,提高人民素养。由于启蒙作家多半是启蒙运动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民主性。他们把文学当作反封建的武器和进行启蒙宣传的工具。②在选材上,他们主张面向大众,取材于现实,着重反映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描写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和崇高感情,具有哲理性和分析性。采用民间故事和人民的语言,绝大多数作品用散文写成。他们常用的手法是尖锐辛辣的讽刺和逻辑严密的说理。③在内容上:启蒙文学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进步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们不把描绘环境和性格作为创作的主要任务,但他们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常能引人入胜,发挥启蒙教育作用。④在体裁上:启蒙主义文学家为了宣传启蒙思想,创造了许多新的文学体裁,如这里小说、正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抒情小说、教育小说等。有的启蒙作家,如狄德罗和莱辛,在美学方面深入探讨,提出许多新的见解,丰富了欧洲资产阶级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4、法国启蒙文学的成就体现在哪些领域?
总体上说,法国启蒙文学具有两大主题:①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宣扬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②抨击教会黑暗,反对宗教迷信,宣传无神论和自然神论。 它的成就体现在:
哲学上:哲学家不再热衷于建立哲学思想体系,而是联系实际,相信科学,启蒙运动后期思想家在自然神论或无神论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哲学体系,自然学科陆续出现巨制,如布封的《自然史》,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
政治上:18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对当时社会总体持批判态度,启蒙思想家针砭时弊,猛烈抨击传统封建专制政体和天主教权。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为后来英美资产阶级发展提供政治框架。由伏尔泰支持开明君主制,提倡信仰自由,到卢梭主张共和,在《论社会契约》中提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国启蒙文学推动法国成为18C欧洲政治最活跃的国家。
教育上:由于洛克容忍思想自由的观点对法国影响巨大,启蒙运动后法国基础教育发展较快。启蒙文学以其科学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