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建设规模
第一节 需求分析
供气范围内共有居民535户,每户每日炊事用能约Q为6000 kcal。每Nm3
燃气热值(q)为:q=1200kcal
炊事用气量的计算:
每户每日所需燃气量(n1)为:n1=Q/q=5m3
535户居民每日炊事用气量(N1)为:N1=535n1=2675m3 炊事高峰时用气量:(N2)为:N2=N1/3=892m3
第二节 建设规模
根据需求分析和用气量计算,并结合项目承办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定建设规模如下:
项目总占地面积4.5亩,主要设备有秸秆气化机组(JQ-C700)两套、800m3湿式贮气柜一座及其他配套附件等。
5
第四章 工程技术方案
第一节 秸秆气化工艺技术选择
1、气化技术
秸秆气化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木屑、稻壳等各种可燃生物质在缺氧状态下,加热反应的能量转换过程。秸秆是由碳、氢等元素和灰分组成,当它们被加热,只供应少量的空气时,发生热解反应,使碳、氢等元素变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产生的秸秆燃气通过输配管网输送到各个家庭。目前按气化装置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为固定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炉两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是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下吸式固定床气化炉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便,运行可靠;(2)原料适应性强;(3)气化效率高;(4)热裂解充分,焦油含量低。
2、燃气净化技术
气化炉内产生的燃气温度高且含有焦油和灰分等,需要降温和净化,以保证系统高效、连续工作。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净化方式主要分为干式净化和湿式净化。其中干式净化功能单一、结构复杂、净化效果较差。因此,本项目实施中燃气净化采用湿式净化,并集喷淋、水浴、水膜和冲激于一体,具有净化效率高,一次性无动力排除灰分,用水量少等特点。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是目前较理想的燃气净化技术。
6
第二节 工艺流程
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工艺流程为:原料进行预处理后,经输送机送入气化炉中进行热解气化反应转换成可燃气体,在净化系统中除去燃气所含灰尘和焦油等杂质,冷却到常温由风机加压后送至贮气柜,经燃气输配系统后送至用户用于炊事。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该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气化机组、贮气柜、燃气输配系统、用户炊事系统。 1、气化机组
气化机组由加料器、气化反应炉、燃气净化装置、罗茨风机和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其气化工艺流程为:原料预处理后经上料器进入气化机组,在气化炉中经热解、氧化和还原反应,转换成为可燃气体。燃气经过净化装置,除去其中的灰尘和焦油,并冷却到常温,经罗茨风机压送入贮气柜。 2、贮气柜
在一天中燃气用量的波动是相当大的。连续产气的气化炉不能解决短期高峰用气,为此,贮气柜在用气量小时将燃气储存起来,以供高峰期使用。另外,贮
7
气柜还起到定压稳压的作用。 3、燃气输配系统
储气柜中的燃气通过燃气输配管网送至用户。燃气输配系统包括输气管网和附属设备。
燃气管网根据敷设位置可分为干管、支管、用户引入管等,其干支管采用浅层直埋的方式铺设在地下。
附属设备主要包括集水器、放散器、控制器等。 4、用户炊事系统
户内炊事系统由煤气表、滤清器、阀门、专用燃气灶具等组成。
第三节 主要设备选型
根据本项目所需设备的性能要求,主要设备选型如下: 序号 1 (1) (2) (3) (4) (5) (6) (7) (8) 2 设 备 名 称 秸秆气化机组 上料器 气化炉 喷淋器 净化器 分离器 罗茨风机 沉淀器 滤清器 干式贮气柜 规格、型号 JQ-C700 SLQ-D QHL-Ⅱ PLQ-S-Ⅰ JHQ-Ⅱ FLQ-Ⅱ L42LD CDQ-Ⅱ FJCA-Ⅱ 800m3 数 量 2 2 2 2 2 2 2 2 2 1 功能说明 秸秆气化 上料 气化产气 喷淋除灰 湿式净化 净化分离 引风 净化除尘 安全装置 储存燃气,调峰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