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小学课堂纪律问题分析及管理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8:30: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小学课堂纪律问题的分析及管理策略

姓名:王晓红 学号:20110140011029 院系: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管理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本文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发掘出小学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各种纪律问题,并加以分析,提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处理好课堂违纪现象,来保证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小学 ; 课堂纪律;问题;管理策略

一、小学课堂常见纪律问题

我们常见的课堂问题行为可分为两类: (一)内向性问题行为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在涪陵师范学院教育系的廖全明老师实行的一次关于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问题行为基本情况对涪陵师范学院参加暑期函授学习的138名小学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得出,课堂中最主要的课堂表现是小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也是教师最关心的课堂问题,而注意力不集中则属于内向性问题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是指不易被察觉、对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不构成威胁的退缩型行为,是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和课堂秩序,但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甚至对自身人格发展仍具有较大的危害的行为。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心不在焉、发呆、胡思乱想、神经过敏、害怕提问、抑郁、烦躁不安、乱涂乱画等。①也有的学生会出现一些小动作,比如玩笔,玩手指等,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②还有学生在课堂上常常出现不敏感、不专心、退缩、低沉、自行其事等问题行为,甚至有的学生由于神经发育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而造成“多动症”, 面对小学生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有的老师会大声训斥,强制其安静、注意听课,学生因为害怕,只好装作认真听课,其实心里并没有听老师讲。还有的老师会采取体罚,例如罚站,罚蹲马步等,认为站着听课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其实不然,小学生发育还不完全,长时间的罚站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另外被罚的同学很可能会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这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外向性问题行为

1、学生发生课堂争执,甚至斗殴等严重违反纪律的事件

在上课过程中,有的小学生常常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矛盾而争吵起来,甚至会大打出手,比如谁拿了谁的东西、越过了对方的“领地”等。此时他们有的就会无视讲台上的老师相互争执起来,而

1

有的同学则会报告老师,“老师,某同学打我”、“老师,某同学拿了我的东西”、 “老师,某同学扯我的衣服”、??,这些都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2、学生故意发出怪声或做小动作影响上课

在课堂上会有个别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会故意在上课的过程中发出一些怪声,如尖叫、学动物叫等,或是做出一些小动作,如敲桌子、伸懒腰等,这样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影响教学效果。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一)学生因素 1、寻求注意

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越来越强,从而开始反对教师过多的限制,对任何事物都喜欢持否定的态度,喜欢在公共场所搞恶作剧,哗众取宠,以显示自己长大了。而有些学生由于成绩差,无法在学习或竞赛方面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就常以问题行为来寻求教师和同学的注意,争得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 2、学习负担过重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负担过重往往会导致学生用脑过度,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并对学习失去信心。而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学内容安排的问题,如太难或太易,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也有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原因,方法单调,语言平淡,甚至无意义的重复,使学生感到厌烦,因而寻求刺激,以示不满。还有学生自己学习能力方面的因素等等。 3、焦虑过度

由于学习上的竞争,同学之间、成功与失败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抱负水平与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会加重学生的紧张感、焦虑感与压迫感,紧张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发泄。 4、意志特征

但有些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是故意的,只是不能自觉地自我调控。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时常会被课堂上的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事物所吸引。所以他们有时会心不在焉地做些小动作,有时会脱口而出,打断别人的谈话,不等老师说完问题,就抢着说出答案等等。这样的急切行为不是敌意的、带有攻击性的,而是不由自主的、不能自控的行为。 (二)老师因素1、教师心境

教师的心境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一个直接因素。教师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常常会扩散给听课的学生,如果教师的心情开朗、乐观,这便会给课堂带来快乐,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如果教师心

3

2

情苦闷、沮丧,并且还发脾气,把学生当作迁怒、宣泄的对象,课堂就会产生一种沉闷和紧张气氛,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长期以往,课堂教学中反感和厌学的课堂问题就会越来越多。因此教师要有高度的自制力,学会调控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自己踏上讲台,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就应该忘却一切烦恼,沉浸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快乐中,这样你会就感到学生是你最好的朋友。

2、教师的个性魅力

有的老师个性魅力无法吸引学生,甚至让学生害怕、厌恶,这自然也回影响学生上课听讲的程度。例如缺少公正心、尖刻、傲慢、厌烦学生、缺少人情味等。 3、教师的教学水平

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太单一,使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自然就会分散,转而做其他事情。或是表达不清、教态呆板、过渡生硬 、顾此失彼等等,这都无法集中学生注意力来听讲,从而导致课堂纪律问题。 4、教师处理方式不当

有的老师在遇到此种情况的时候,会花费课堂上很多的时间来处理,不弄清孰是孰非就不罢休。这样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等到事情处理完了,讲课的时间就不剩多少了,如果是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一节课都处理不完,这样就会耽误了教学任务,不但会影响教师的情绪,其他同学也会受到影响。而有的老师便采取了坐视不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顾着讲自己的课。还有的老师可能会出现语言暴力,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性的语言,常常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或“后进生”使用“笨蛋”、“傻瓜”、“蠢猪”、“没有出息”等,甚至恶言秽语、破口大骂等。这样会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伤害,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三)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影响 1、环境因素

包括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2、家庭因素

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自制力差,极易冲动,容易产生对抗性逆反行为。父母不和、经常打闹家庭的孩子,在课堂上会表现出孤僻退缩、烦躁不安。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容易造成孩子的自我中心,放荡不羁,促使孩子产生问题行为。 3、大众媒体

大众媒体中一些暴力、色情等低级庸俗的内容激发学生去效仿,这些行为会延伸到课堂上来,

5

3

从而带出问题行为。 4、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三、解决课堂纪律问题的策略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技巧、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教师科研能力。诸多研究表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往往是因为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没有兴趣或听不懂而引发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对减少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有很大的作用,而教师专业素质也有利于教师权威的确立。这就要求教师应加强学习,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努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2、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起到很强的教育作用。它包括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师自身的品质修养,教师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兴趣等。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自己人格魅力,改变课堂管理理念和对待学生的心态,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的知识和心理需求,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二)运用最少干预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在处理日常行为问题时,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最少干预为策略,即用最简短的干预纠正学生的行为。教师要尽量做到既有效又不需要打断上课,因为教师过多的干预会强化学生的不良行为。诸多研究表明,花在保证学生纪律上的时间与学生的成绩呈现负相关。所以我们可以运用一下几个方式来管理课堂:1、预防

预防是最好的良药。把课组织好,不断地密切注意,纪律严明等都有助于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2、忽略细小而且转瞬即逝的不良行为。 3、非言语线索

包括目光接触、手势、身体靠近和触摸。这些非言语策略传递了同一个信息:“我看见你正作什么,你不应该这样,快回到学习上来”。相反,如果口头批评则会使其他学生停止学习。

6

4

关于小学课堂纪律问题分析及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ff6o591cu6j6mw9r6v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