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
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不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中国乒乓球队队员马龙获得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男单的金牌,在研究他发出的乒乓球时
B.中国射击运动员张梦雪获得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的金牌,研究她打出10.8环的子弹的运动轨迹时
C.研究哈雷彗星绕太阳公转的时间时 D.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
2.下列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符号的是( ) A.N、m和m/sC.kg、m和s
B.kg、m和m·s D.Km s和 w
2
3.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又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大小为 B.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 C.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m/s
5m/s
D.小球是从2.5m高处自由下落的
4.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甲从H(H 远大于10 m)高处自由下落,同时
乙从2H高处自由下落。两者都未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率比乙的大 B.下落1 s末,它们的速度相等 C.各自下落1 m,甲的速率比乙的大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5. 关于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B.合力的方向一定不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C.合力一定可以同时垂直于每个分力 D.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它们的合力越小
6.如图所示,滑轮固定在天花板上,细绳跨过滑轮连接物体A和B,物体B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用Ff和FN分别表示地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现将物体B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仍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f和FN都增大 B.Ff和FN都减小 C.Ff增大,FN减小 D.Ff减小,FN增大
7.如图所示,某人坐在列车车厢内,观察悬挂在车厢顶上的摆球来判断列车的运动情况,得出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摆球向前偏离竖直位置时,列车加速前进 B.摆球向后偏离竖直位置时,列车加速前进 C.摆球向后偏离竖直位置时,列车减速前进 D.摆球竖直下垂时,列车一定匀速前进 8. 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作用力,人才能前进
B.以卵击石,石头无恙而鸡蛋碎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并不能说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D.运动员从地上跳起,是由于地面给运动员的作用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作用力 9.瓶子内盛有部分水,现将瓶子竖直向上抛出。设瓶子在上抛过程中不发生翻转,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B.下降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C.在最高点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水的重力大小 D.整个过程水中对容器底面都没有压力
10.如图,一水平传送带以2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传送带两端的距离为x=20 m,将一可视作质点的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一端,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由这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为?( g?10m/s2)( )
A.9.5s
B.10.0s
C.10.5s D.11.0s
11.将一小球以v?1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其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g?10m/s2)( )
A、5m
B、10m
C、15m
D、20m
12.如图所示,放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
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二、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如图所示,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B.人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C.手握旗杆的力越大,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若手握旗杆的力增加,人受的摩擦力仍保持不变
14.弹簧秤的秤钩上挂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g=10 m/s),判断正确的是( )
A、以0.2m/s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弹簧秤读数为10.2N;该物体超重 B、以0.2m/s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上升,弹簧秤读数为10.2N;该物体超重 C、以0.2m/s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弹簧秤读数为9.8N;该物体失重 D、以0.2m/s的加速度竖直减速下降,弹簧秤读数为9.8N;该物体失重
15.一物体重为50 N,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加上如图所示的水平力
2222
2
F1和F2,若F2 = 15 N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1的值可能是
(g=10 m/s) ( )
A.3 N B.25 N C.30 N D.50 N
16.木块A和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如图所示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时,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N1。当同样大小的力F水
2
平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N2,则( )
A.两次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N1?N2?F; C.N1?N2?F; D.N1:N2?mB:mA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7.“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此时沿OB方向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下列是某同学在做该实验的一些看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相应的字母)。 A.实验中弹簧秤、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B. 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拉橡皮筋结点到某一位置O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D. 实验中,橡皮筋应该与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E.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中 是F1与F2合成的理论值; 是F1与F2合成的实际值。 18.(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