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词与经典美文 必背诗词(20首)
秋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①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②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③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④天阶:露天的石阶。
⑤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
四时田园杂兴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杂兴(xìng):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②耘田:锄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④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⑤童孙:小孩子。⑥未解:不懂得,不会。 ⑦供:担任,担负。 ⑧傍:靠近。 译文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前出塞
唐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①挽弓:拉开、开弓。 ②擒:捉、拿。 译文
用弓就要用强弓,用箭就要用长箭,要射敌人,先要射敌人的马,要抓敌人,先得抓敌人的头领。杀人也应该有个限度,各国都有自己的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成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①疏:指稀疏。
②卷帘人:掀开帷帘、叫我起床的人,一般理解作诗人身边的侍女。 ③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④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⑤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译文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你哪里知道?你哪里知道?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
寿阳曲·渔村夕照
元 马致远 鸣榔罢, 闪暮光。 绿杨堤数声渔唱, 挂柴门几家闲晒网, 都撮在捕鱼图上。
译文
黄昏,夕阳的余光洒在江上,把江面染成一片橙红。大地上浓绿的杨树林中传来了一阵嘹亮的歌声,出门打渔的人们回来了。柴门上晾晒起湿淋淋的渔网,在落日的映照下闪着银光。好一幅美丽的“渔家夕照图”呀!
---------------------------------------------------------------------------------------
观书有感
南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鉴:镜子。
②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移动。
③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里的水。 ④那得:那,通“哪”,怎么会。 ⑤如许:像这样。 译文
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澈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悠闲自在地来回移动。要问池塘里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
①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 ②淘尽:荡涤一空。 ③渔樵:渔父和樵夫。 ④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⑤浊 :不清澈,不干净。与“清”相对。浊酒 :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① 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③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④发:出发。
⑤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⑥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⑦下:顺流而下。⑧渝州:今重庆一带。 译文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诗人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诗人。但在从清溪到渝州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诗人思念不已。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