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选3份合集)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8:59: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0) 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三、诗歌鉴赏

7.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若”字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8.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 (1)【揭示特征】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而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 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成语名 主要内容 战国时宋国农民,看见一只①_______ 兔子撞死在树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撞死的兔子。 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揠苗助长 点,把禾苗不停地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 (3)【续写寓言】续写情节。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

⑤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

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

寓意 比喻不努力,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②___________ 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熟。⑥

从:纵。

1)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甚爱之 B.大将/军甚爱之 C.大将军甚/爱之 D.大将军甚爱/之 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 (1)屏人论事(________)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________) .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2)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4)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5)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0.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敌______ (2)股_______ 3)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11.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

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选文向我们描述了春天的三幅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第①段:_____图;第②段:_____图;第③段:_____图。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分句的语序可否颠倒?为什么? 4)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密密地斜织着”的“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也写了春风,“牛 毛”“花针”“细丝”三个喻体分别描绘出春雨的特点是__、__、__。 5)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有什么作用? 12.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文化“积微”方能“积胜”

导演李安曾这样诠释电影的真谛:电影两个小时,观众就是在看自己,所以要拍跟我们的情怀、思绪有关系的东西,只要讲到人心坎里,就会得到回应。他还有这样一句“名言”:“我笨,笨让我慢下来,而电影需要慢心态”“不怕没庙,就怕没道”。这番话启人思考:凡事应追求内在,“从心而为”才能水到渠成。

古人以煮药譬喻读书,先用猛火煮开、再“以慢火养之”,味道就会慢慢出来。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荀子·劝学》中有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将其精神浓缩为两个字“积微”。“尽小者大,积微成著”。他在《强国》篇中明确提出“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强调政事教化需要积累微小的成果。这恰恰体现出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在规律。

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最笨的方法往往也是最快的。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这样一道数学题: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8,而0.99的365次方只约等于0.03,差距之大,令人咋舌。“日计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能累积惊人的成绩。近代学人杨树达就曾将其书斋定名为“积微居”,在那里,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融汇成为一部部传世佳作。静心做人、沉潜做事、久久为功,可说是最朴素的方法论。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文化建设尤须注重滋养,警惕“揠苗助长”。如果不能避免急功近利,往往容易滋生“文化泡沫”。一些地方和部门喜欢“大手笔”,热衷于搞“大动作”。种种“大思路”“大规划”“大活动”,往往带来的却是“大圈地”“大翻版”“大折腾”。不少项目徒有文化之名,既浪费了资源,也伤害了文化。市场上文化产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不少含金量不高、掺水不少,以致纷繁如过眼云烟,能经受时间检验留存下来的佳作不多。

回望历史星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靠的是虚怀若谷、积淀深厚,背后更有一代代中华儿女积善累德、默默耕耘。文化宛如阳光雨露,能滋养心田,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反过来讲,文化建设也须眼中有人,诚心经营。每个参与者都“走心”,才能让文化发展与“以文化人”相互激荡,使文化充满灵韵。

“吉人为善,唯日不足”“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厚者流泽广”……先贤留下的格言警句,催人奋发。从我做起,以“积微”的精神勉力向善,涓涓细流必将汇入文化的江海,积聚起磅礴的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中说:“以‘积微’的精神勉励向善,涓涓细流必将汇入文化的江海,积聚起磅礴的力量。”结合文本分析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积微”精神的理解。不少于100字。

2)第五自然段说“回望历史星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靠的是虚怀若谷、积淀深厚,背后更有一代代中华儿女积善累德、默默耕耘”,请你写一段话赞美一位古代先贤。不少于100字。

七、作文 13.作文小练笔。

以“20年后”为话题,写一篇短文,注意合理地运用想象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D 4.D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 春江水暖鸭先知 (2) 学而不思则罔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举杯消愁愁更愁 (5) 羌笛何须怨杨柳 (6) 似曾相识燕归来 (7) 谁家新燕啄春泥 (8) 沉舟侧畔千帆过 (9) 瀚海阑干百丈冰 (10) 隔江犹唱后庭花 三、诗歌鉴赏

7.1)“若”字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是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四、综合性学习

8. (1)讽刺 劝诫 智慧 故事 (2)守株待兔 战国时宋国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上,从此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撞死的兔子。 比喻不努力,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揠苗助长有个宋国人,希望禾苗长快点,把禾苗不停地往上拔。后来禾苗都枯萎了。欲速则不达 (3)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续写符合情节的发展方向且故事蕴含一定道理即可)。 五、文言文阅读 9.1)A

2)(1)退避(2)通“佯”,假装

3)(1)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吐口水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

(2)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流口水,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4)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

5)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 10.1)B

2)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大腿 3)骨头已经扔尽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4)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5)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精选3份合集)2020年山东省淄博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fsd74rv974n7xz5eecp3x5if1klmb00ayr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