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现代文阅读 11.1)春花春风春雨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蜜蜂人格化,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而且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
3)不能颠倒,因为三个比喻分别对应着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以及后面的“桃儿、 杏儿、梨儿”。
4)细而密细而亮细而飘忽
5)这属于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12.1)示例:积累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就像细密的针线活,要一针一针地慢慢缝好。有些同学可能会厌恶考试,在考前只能拼命复习,但你们要知道,考试就是对平时所积累的知识的测验,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光是“临时抱佛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即便成功,那也是暂时的幸运。这就足以证明积累的重要性。积累可以将生活中的经验加以总结,从而帮助我们更顺利地学习、生活。 2)示例: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罕见的多面手,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不仅仅是文学巨子。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丰富的人生经历、多方面的巨大成就,还有他永远不灭的那一份诙谐,真可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就是一座丰碑! 七、作文
13.例:20年后,风云突变,我们的地球已成了一块不毛之地,人口猛增到100亿。地球已经不能让人类生存了,地球上的人们全都住进了空间站,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过:“高速移动的物体,速度越快,时间就过得越慢,而当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几乎是静止的。”正因如此,我与助手驾驶着飞船以超光的速度,冲出了银河系,去寻找一片适合人类生存的新天地。时间紧迫,如果7天之内找不到一片新天地,空间站就没有食物了,这样就会出现原始社会人吃人的现象。
我和助手在太空中已经漂流了6天,仍一无所获,但有一种信念支撑着我们。第7天早上,我召集全飞船的人,对他们说:“我们不能成为历史的罪人,如果今天的任务不能完成,就意味着全球生物的灭亡,这也关系到我们的生死。我们只有背水一战,找到一片新天地,这样才能让我们人类生存下去。”听完我这番话,大家更加努力地工作,他们心里清楚,今天是最后的期限。
忽然,一对中子双星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两个大小相当、相互吸引的星球。在这种引力的作用下,草木居然十分茂盛,完全可以供人类居住。这一发现救了所有地球生物,人们都搬到这两个星球上居住。因为是我发现的这两个星球,所以就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它们为“徐子健双星”。
人们到这两个星球后,意识到不能像破坏地球那样破坏它们,要保护环境,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存之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地等待考试开始,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不满意,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展刚对参加父亲寿宴的亲朋好友说:“非常感谢大家能抽空参加令尊的生日宴会。”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散文《我与地坛》 。
B.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C.《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D.《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____。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钟鼓如何敲?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②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③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
④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 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
科学在 ,书也在不断 ,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 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A.发展 演变 哺育 B.演变 发展 哺育 C.发展 演变 抚育 D.演变 发展 抚育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A.要学习别人好的,不要学习坏的。
B.别人的优点应该学习,别人的缺点应引以为戒。
C.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里面一定有我的老师,要学习老师的优点,指出老师的缺点,予以改正。 D.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2)强欲登高去,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论述认真思考和努力学习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下列句子中的“/”和着重号分别表示对朗读节奏的划分和重音的标注,其中划分和标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
C.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含着泪/叠的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
2)诗人用叠纸船、放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请你试着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后,大家都被牧羊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班委会决定召开以“感动时代”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激情开场白】
请你为这次主题写一个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榜样的力量】
当今社会,涌现了许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典范。他们在平凡中铸就着不平凡,在普通中彰显着崇高,你了解哪些人物的事迹?请举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青春】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林俊德院士,临终前曾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我本事有限,但是尽心尽力。”谈谈你应该怎样体现这种“尽心尽力”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文,完成文后下列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⑦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⑧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学而时习之: ②逝者如斯夫: ③三军可夺帅也: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一项的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C.孔子认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D.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启示我们要珍惜时间求学、并提高学习效率的。 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理解。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太丘舍去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 .
③相委相去______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11.课内阅读。读课文《动物笑谈》第10-19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养的那只黄冠大鹦鹉‘可可’了”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它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找我”句中“迫不及待”一词怎么理解?
3)“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呀,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呢?”这一传神的心理描写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 4)这段话一共写了黄冠大鹦鹉的几件趣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12.阅读训练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学而时习之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