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③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④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永远的诀别。
⑤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来成年的女儿……”
⑥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的结尾写“我”去北海观赏菊花,你认为这样安排有哪些作用? 3)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4)用简要的话来概括一下母亲的形象。
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者从“看花”中获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七、作文
13.本文写了四季的雨,突出了不同季节雨的特点。请以“雨”为话题,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B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夜发清溪向三峡(2),无人送酒来。(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诗歌鉴赏 7.1)C
2)示例:纸船!女儿最喜欢叠的纸船!女儿,我知道你在用这种方式表达着思念,母亲何 尝不想念你呢!就让这纸船承载着我们母女的思念远航吧。 四、综合性学习
8. (1)灰烬,虽然总归要熄灭,可它毕竟燃烧过;流星,虽然最终要陨落,可它毕竟明亮过;落花,虽然难免脱落枝头,可它毕竟芬芳过;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很多事物都在岁月的风化下慢慢地褪色,剥落……然而,却有许多人,时光的冲刷反而让他们更加清晰,想起来我们就会被震撼、被感动! (2)李文波大学毕业后入伍,之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
评价。 (3)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将自己的全部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努力学习知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五、文言文阅读
9.1) ①按时 ②往、离去 ③改变 ④以……为快乐 2) A
3) ①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②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肯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4) B
5) 略(3分。所谈符合文意,语句通顺即可) 10.1)①舍弃②才③舍弃
2)①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②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朋友的)儿子,辱骂人家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做人还要讲礼貌,否则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六、现代文阅读
11.1)这句话既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也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它使文章波澜叠起,曲折丛生,既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2)“迫不及待”一词写出了可可深通人性,它对“我”的依恋之深.
3)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纠结不已又矛盾的心情,既怕被周围的人当作行事怪诞的疯子,又怕可可迷路不能回家.
4)一共写了可可的三件事:①可可到处追寻“我”;②可可的恶作剧;③可可把毛线缠到树上. 表达效果:
①可可到处追寻“我”.写出了可可因获得自由后变得活泼而神采奕奕,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②可可的恶作剧.写出了可可的聪明,它知道如何来排这些扣子,更突出了可可与作者一家人的亲密. ③可可把线缠到树上.可见可可是多么的富有想象力,它与“我”的母亲是多么的融洽.
12.1)(1)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2)母亲为了“我”隐瞒病情;(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母亲的临终嘱托。
2)结构上:文章以菊花为线索,引起对母爱的赞美。照应前文,与前文形成对比。内容上:菊花象征着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3)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4)课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重病缠身、形容憔悴的母亲,面对双腿瘫痪后暴怒无常的儿子,小心翼翼,悄无声息地诠释这伟大的母爱。直到临终前,却还依然牵挂着自己孩子的坚强、伟大而无私的母亲形象。 5)①身患重病的母亲,一直热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现母亲对儿子细腻的呵护和关爱,从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②母亲病逝后,“我”终于在“看花”时,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领悟到人要积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道理。 七、作文
13.示例:大雨下了起来,豆大的雨点像断了线的珍珠不断地落下,雨越下越大,落在地上的雨不久就汇成了小溪。这些小溪“咯咯”地笑着、唱着、跳着,向前奔去。雨滴像颗颗珍珠,一把把撒在河面上,平静的水面上泛起涟漪。机灵的鱼儿跃出水面,仿佛要接住那颗颗珍珠。雨哗哗地下个不停,像千针万线,把天空密密实实地缝合起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