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对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文本解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1 14:28: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文本解读

作者:吉莉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5期

摘 要:《罗生门》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简洁易懂、取材新颖的创作手法叙述了日本平安时代京都城门发生的故事,故事背景虽年代久远,仍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极大关注,也表现了作者对当时时代善与恶、美与丑的深刻理解。 关键词:罗生门;善与恶;美与丑;利己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58-01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民主时代的作家,以短篇小说而著称。《罗生门》是在平安时代背景下的故事。平安时代自迁都以来,战乱频仍,政权事变不断发生,贵族、领主们拥有大量土地,农民不堪重税,纷纷逃离领地,一时间京都城内匪盗猖獗,而官吏们却忙于聚敛财务,无暇顾及安邦定国,贵族领主当道、国家混乱不堪、民不聊生,在这样艰苦环境下,忍饥挨饿的平民百姓自然无法正常生存,这也就出现了罗生门里家丁和老妪为活下来而做出的行为。在受到大正民主主义风潮的影响下,作为新思潮的代表人物芥川的文学风格既有浪漫主义的朦胧感,也有现实主义的理性批判,芥川早期的历史题材的小说,针砭时弊,借古讽今,作者以洗练的笔锋刻画了破败京都城门下小人物的窘迫行为,不仅看到了作者创作的独特视角,也触摸到了作者的心灵世界。作者主要借用了《今昔物语》“登罗生门见死人、贼人的故事”的艺术材料,从中汲取其精神力量,然后运用奇拔的思想表达方法来讲述了罗生门城门下的家丁和老妪的故事,以家丁被被逐出家门、家丁在城门下避雨、家丁思考生存之选择、家丁看到老妪的拔死人头发、家丁与老妪冲突、家丁抢走老妪的衣服的行为一一展开,充分展示了社会动荡不安下的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在物质贫瘠的时刻更能体现出人性之根本,把他们为了生存下来而不惜丧失人性,把个人利益看作高于一切的行为准则,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这是彻彻底底的利己主义的真实表现,也表现出作者对人性丧失的悲哀之情和对利己主义的无奈、厌恶之感。 善恶与美丑的连锁反应:

在作者笔下,家丁这一人物形象极大地展现了个体从心性健全到人性泯灭、损人利己变化的整个过程,无家可归躲雨在城门下,还在思考如何过日子,他“缩脖耸肩,门里门外,四处张望”,胆小的他只是为找一个安身躲雨的地方,决定在朱漆楼梯上过夜后,“家丁一面留意着腰间的刀,一面抬起穿着草鞋的脚”踏上第一级阶梯,“他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伸长脖子,小心翼翼往门楼内窥视”,这些谨慎小心的行为无疑都在说明他并非是个无恶不作、粗狂暴力的人,他仍然是一个富有正义感、有良知的人,他以偷盗为耻,认为勤恳踏实才是生活之本,就是这样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堕落成盗贼的。在经过保元、平治战乱之后,一片荒芜的京都城,人人都在为吃饭生存而绞尽脑汁,在非正常的情况下,只能用有悖于道德的手段才能得以生存。老实忠厚且服侍主人多年的家丁,被驱逐出门走投无路,左思右想为求生计,结果自然就

搜索更多关于: 对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文本解读 的文档
对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的文本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g0kz2dqn03ibqw7s1xb7s7tu43p3900tt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