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9.
提高法制意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二)学生方面 1.正确认识自己 2. 正确认识老师 (三)环境方面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2. 加强学风教育 三十二、我国新型教师关系(理想师生关系)的特点? 答:1.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2.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3.教育关系:教学相长 4.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三十三、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应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三十四、校本课程开发途径?
答:1.合作开发 2.课题研究与实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三十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答:校本课程是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
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三十六、教学的一般任务?
答: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保障)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三十七、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答: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三十八、教学过程的结构? 答: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三十九、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答:1.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性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8.量力性原则
四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答:1.要坚持课程计划与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 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四十一、启发式教学的作用?
答:1.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3.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启发式教学能有效地传递科学信息 5.启发式教学是教学规律的正确反映 四十二、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的根本区别? 答:1.理论基础不同
2.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同 3.学生观不同
4.教学信息传输的方式不同 5.师生心理相容度不同 四十三、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讲读、讲述、讲解、讲演 b.谈话法: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 c.讨论法:高年级运用较多
d.读书指导法:选择书籍、教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现场教学)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四十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答: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4.学生的年龄特征 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四十五、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答:(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班级授课制的不足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