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点九
位置:斜河涧丰沙二线2号隧道进口处破碎带。 内容:观察糜棱岩和断层擦痕,隧道外出露的千枚岩
①糜棱岩为原岩遭受强烈挤压破碎后形成的一种动力变质岩。主要由细粒石英、长石及少量新生绢云母、绿泥石等矿物组成。矿物颗粒细小,一般小于 0.5毫米。具明显的条带状和眼球状构造,线理发育。显微镜下可见碎屑矿物具波状消光、解理和双晶纹弯曲、颗粒边部碎裂等现象。
②千枚岩为一种细粒显微晶质的浅变质岩石。原岩多为泥质、粉砂质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属低级区域变质产物,但变质程度较板岩稍高。重结晶作用明显。呈细粒状或鳞片状变晶结构,绢丝光泽。千枚岩性质较软弱,易风化破碎。千枚岩形成条件:岩浆温度高,使其岩浆岩发生变质。
1.岩体结构:分为块状和碎裂状,通常由几组结构面切割而成,对宏观岩体力学性质影响很大,影响边坡稳定性。
2.阶步擦痕,从深到浅,指向岩体断裂方向,此处地应力高,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在施工中易发生岩爆。
3.山沟挡墙,在道路工程中常常用到,此处岩层倾向坡内(东南),是排水廊道。山沟是地质构造引起的, 4.断裂影响带,黄色岩脉,岩浆冲天 5.支护结构,断裂带经过地段 6.隧道支护结构,断裂带经过地段
7.隧道在向斜核部,围岩稳定性差,岩溶、地下水影响很大 8.受断裂构造影响,岩体破碎、折曲
二.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标准地质 1. 实习时间 2012年4月21日
9
2. 实习区域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3. 实习目的
工程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实习,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亲临大自然,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及产状等,具体分析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 4. 实习内容
(1)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地质罗盘仪); (2)地层岩性判别; (3)地质构造的判别;
(4)节理的测量、统计及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 (5)地质剖面图的绘制;
(6)地基、边坡、围岩稳定性分析; (7)野外地质勘测的基本方法等。 5.实习地理概况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北起九山顶、南至府君山、东至八仙山、西至盘山、总面积342平方公里。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代表的地质历史时限长达10亿年(距今18-8亿年)。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构造简单、顶底界限清楚、变质极浅。从常州村至府君山距离仅在24公里内,代表了18亿年至8亿年长达10亿年的地质历史中连续沉积的一个完整的海陆变迁过程。古生物化石丰富,其中发现了宏观多细胞生物化石,使多细胞生物出现的年代从国际公认的9亿年提前到17亿年。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质现象,如形成于距今12-13亿年间的沉积海泡石矿床和铁岭组内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喷气孔构造。
观测点一
位置:串岭沟村 地质年代:太古代
内容:石榴石角闪片麻岩及浅色变粒岩、片麻理、天石;
10
片麻理是发育在中、高级变质片麻岩中的一种面状构造。在主要由粒状矿物(长英质)组成的岩石中,由于含有部分呈断续定向分布的暗色片状或柱状矿物(黑云母、角闪石),使岩石显示出明显的面状定向组构,即片麻状构造。如果片状、柱状矿物较多,并且集中而连续分布,则使岩石中呈现暗色条带或条痕。在片麻岩广泛发育地区,片麻理和条带构造常伴生或交替发育,构成片麻岩区具有特色的面理类型。
倾向 走向 倾角
观测点二
位置:九龙山村
220 286 28 11
地质年代:元古代与太古代分界面
内容:角度不合理,砾岩,斜层理,交错层理
砾岩是指由50%以上直径大于2㎜的颗粒碎屑组成的岩石。其中由滚圆度较好的砾石、卵石胶结而成的成为砾岩;由带棱角的角砾石、碎石胶结而成的成为角砾岩。 斜层理(oblique bedding)是层理基本类型之一。由一系列倾斜层系重叠组成,层系之间界面较平直。层系由同向倾斜的许多细层重叠组成,细层与层系界面斜交。若相邻层系互相平行,各层系中的细层均向一个方向倾斜,称为单向斜层理。它是当沙浪向一方向运动时形成的,其细层的倾斜方向也多
变,称为交错层理。斜层理在欧美文献中很少采用,在前苏联则作为层理的三大基本类型之一。 观测点三
位置:九龙山村
地质年代: 16.00亿年 内容:波痕
波痕 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 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