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套精选试卷合集】湖南省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5:34: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分析】(1)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成虚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 (2)像和未点燃的蜡烛完全相同,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跟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未点燃的蜡烛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的蜡烛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等效代替法. (3)实验中B蜡烛不应该点燃.

【解答】解:(1)蜡烛A在平面镜中成像,在像的位置上用白纸承接像时,白纸上不能接到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

(2)把与A蜡烛同样大小的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蜡烛B刚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

(3)以上实验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B蜡烛被点燃了.

故答案为:(1)没有;虚;(2)大小相等;(3)B蜡烛被点燃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会根据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牢记并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可比较容易的进行解答.

21.小明家的老式电暖气坏了,他上查到了这种型号电暖气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加热管(发热管)对导热油进行加热而放出热量,只能直立使用.

(1)他想,导热油的热容比水的大还是小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导热油和水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像,如图1所示.

a.根据图象,从开始加热到第4min时,导热油吸收的热量 等于 水吸收的热量. b.要使导热油、水升高相同的温度, 水 加热的时间更长.

(2)电加热管应安装在电暖器 下 (选填“上”或“下”)部,所以只能直立使用.

【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菁优

【专题】实验题;实验探究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分子热运动、内能;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酒精灯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我们可以在纵轴上取一相同的温度,做横轴的平行线,就可以得到谁的加热时间长;

(2)内能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对流是流体(液体和气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移动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

【解答】解:(1)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4min),酒精灯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导热油和水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

由图可知,导热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如温度都升高40℃,导热油需要的时间约为3分钟,水需要的时间为4分钟,即水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

(2)电暖器的电加热管应当安装在电暖气的下方,加热电暖器下方的油,发生对流,使油快速升高温度;故答案为:(1)等于;水;(2)下.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搜集有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22.生鸡蛋放入水中下沉,鸡蛋的密度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来做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零刻度线 处,观察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移动,使天平横梁平衡;把鸡蛋放入天平左盘,正确操作后,天平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按图丙所示方法正确测出鸡蛋体积,则鸡蛋的密度为 1.1 g/cm3. (2)按此实验过程测量值 大于 鸡蛋的实际密

度.

【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菁优 【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1)根据天平的使用规则:水平放稳,游码归零,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左右一样,天平平衡;将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就是鸡蛋的质量;鸡蛋放入到烧杯中,将排开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鸡蛋的体积;再利用密度公式ρ=求出鸡蛋的密度;

(2)测量鸡蛋体积时由于小烧杯内壁会残留水,会导致测量的鸡蛋的体积偏小,则测量的密度值大于实际的密度.

【解答】解:(1)天平的调节原则: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图甲中指针右偏,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调;由图乙可知鸡蛋的质量为50g+5g+2.2g=57.2g;图丙中,将鸡蛋浸没到倒满水的烧杯中,然后将排开的水倒入量筒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cm3,量筒中水的体积即为鸡蛋的体积:V=52cm3;鸡蛋的密度:ρ==

=1.1g/cm3;

(2)按此实验过程由于小烧杯内壁会残留水,会导致测量的鸡蛋的体积偏小,则测量的密度值大于实际的密度;

故答案是:(1)零刻度线;左;1.1;(2)大于.

【点评】此题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使用,重点是对天平和量筒的读数的考察,更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是中考易考题型.

23.如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量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 1 2 3

较缓 较陡 最陡

10 10 10

0.1 0.3 0.5

5.0 6.7 8.4

1 1 1

45% 60%

(1)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斜面的倾斜程度 的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20% ,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4 J.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高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 斜面的倾斜程度 不变.

【考点】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菁优 【专题】实验题;控制变量法.

【分析】(1)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斜面的倾斜程度,题中保证了粗糙程度一定而倾斜程度不同,当然是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和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斜面的机械效率可以根据η=

=

求出;

物块和斜面增加的内能,就等于物块克服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即额外功,W额=W总﹣W有用;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看斜面的机械效率随倾斜程度的增大如何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和倾斜程度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

【解答】解:(1)题中保证了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是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和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

=

=

=20%;

物块和斜面增加的内能即额外功,W额=W总﹣W有用=5.0N×1m﹣10N×0.1m=4J;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即斜面越陡,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和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就要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一定. 故答案为:

(1)斜面的倾斜程度;20%;4; (2)高;斜面的倾斜程度.

【点评】解答此题我们要知道: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24.某同学做“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实验,选用规格相同标有0.2A的小灯若干个.该同学电路连接正确,他先把甲灯接入电路,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6伏,电流表示数为0安,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小灯始终不亮.然后他把甲灯换成乙灯重新实验,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0伏,电流表示数为0.3安,再次移动滑片P,小灯也始终不亮.则电源电压为 6 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 欧,前者实验故障是 甲灯断路 .他再换成丙灯接入电路,重新进行实验,当小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0.52 瓦.

【考点】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电压表的读数方法;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额定功率.菁优 【专题】实验题.

【分析】1、甲灯泡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安,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小灯始终不亮,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6伏,甲灯泡断路,电压表通过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显示电源电压6V.

2、乙灯泡接入电路,灯不亮,电压表示数为零,乙灯短路,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流表、电源组成闭合电路,电流表测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3、由电压表读出电压值U,已知额定电流I,由P=UI求出额定功率.

【解答】解:甲灯接入电路,闭合电键,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6伏,电流表示数为0安,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小灯始终不亮,甲灯泡断路,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电源电压U=6V.

乙灯接入电路,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0伏,电流表示数为I=0.3安,再次移动滑片P,小灯也始终不亮,灯泡短路,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组成闭合回路,由欧姆定律,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

=20Ω.

由图知,灯正常发光时,电压表示数U=2.6V,额定电流I=0.2A,灯的额定功率P=UI=2.6V×0.2A=0.52W.故答案为:6;20;甲灯断路;0.52.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知道:

1、甲灯断路,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灯泡短路,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组成闭合电路.

25.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容器内部用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体积为1dm3的长方体物块,物块与容器底部不接触.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变大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容器中水深h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在A点对应的深度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大于 容器中水的重力.当容器中水深超过8cm以后,物块处于 漂浮 状态.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菁优 【专题】图析法;压强、液体的压强;浮力.

【分析】(1)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结合实验中对水的深度的影响可做出判断;

(2)根据图象,判断在倒水过程中容器中物块所处的状态及其受力情况,从而判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容器中水的重力的关系;

(3)同样根据图象,可判断当水深超过8cm时,物块所处的状态.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逐渐向容器中倒水(水始终未溢出),水的深度增加,因此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2)由图象可知,当水深达到4cm之间,物块还没有受到浮力,达水深从4cm上升到8cm时,水对物块产生了浮力的作用,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块对水也有一个向下的压力,因此,在A点对应的深度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容器中水的重力.

(3)读图象可知,当容器中水深超过8cm以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为零,说明物块处于漂浮状态. 故答案为:变大;大于;漂浮.

【点评】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实验的操作过程,会正确读取图象,从图象中得出准确的信息,有一定难度.

【20套精选试卷合集】湖南省衡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g9ty100p968ub00wtu64vbt01gdo5005d8_2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