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声纹锁是通过辨别音色来打开的.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激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B错误; 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 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①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③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由于水面下的鱼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反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凸透镜成像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而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种应用,因此通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地上之所以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身体挡住了光线时,由于光线不能绕过身体,所以被身体所挡住的一块区域所接受到的光亮便减少,在地上形成了一块黑暗的与身体形状相同的影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有关温度或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电热水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分析】A、热量是过程量,就是说,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热量传递等;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 B、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C、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并且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D、电流做功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解答】解: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越剧烈,说明分子的动能越大,但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说法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此选项错误;
C、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1次;并且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此选项错误.
D、电热水器是电热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此选项正确. 故选D.
6.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剩下一半的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的情况是( ) A.质量、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B.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C.质量和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和比热容不变 D.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有在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时才会改变;
(2)密度、比热容、热值是物质的某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热值一般不变.
【解答】解:(1)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将减半.
(2)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表示酒精的某种特性,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酒精的特性,一般不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密度、比热容和热值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钢丝钳 B.
扳手 C.
核桃钳 D.
食品夹
【考点】杠杆的分类.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核桃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8.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
B.检查维修家用电器时,应将电源断开
C.为防止家庭电路中的熔丝频繁烧断,可用铜丝代替熔丝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测电笔尾部的金属电极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分析】①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 ②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形成电流通路的时候,就会有电流流过人体,从而造成触电; ③家庭电路要安装符合安全要求的保险丝,不能用铁丝或铜丝代替保险丝;
④测电笔的正确使用是: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零线或火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 【解答】解:
A、带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正确; B、检查维修家用电器时,要先断开开关,以免电路中有电流,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正确;
C、当电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容易熔断而保护电路,如果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后,就起不到保护作用了.此选项错误;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此选项正确. 故选:C.
9.如图所示的电路,L1和L2是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后,L1不亮,L2发光,电路故障可能是( )
A.L1断路 B.L1短路 C.电压表断路 D.电压表短路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
【分析】常见的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两种,根据各个选项中故障对应的现象进行判断. 【解答】解:A、若L1断路,则整个电路不能工作,即L1、L2均不发光;不符合题意; B、若L1短路,则电路为L2的基本电路,L1不亮,L2发光,符合题意;
C、若电压表断路,电路仍为L1、L2的串联电路,故L1、L2均发光,不符合题意;
D、若电压表短路,则灯泡L2也被短路,电路为L1的基本电路,L1发光,L2不发光;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b滑动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灯L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灯L变亮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灯L变暗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根据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确定灯泡大的亮暗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b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减小,故C不正确; 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 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
所以,由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减小,灯泡变暗,故A不正确;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故B正确,D不正确.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11.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 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