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
下文是否符合庄重的要求,为什么?
XX大学校长:
首先让我们以XX电子工业学校的名义,向贵校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我校办学给予的很大帮助。目前我校又面临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我校开办不久,师资力量很差,决定派20名年轻教师到贵校旁听进修一年。我校与贵校有关部门多次商量。但20位年轻教师进修的住宿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解决。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师资。为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恳请贵校设法解决我校进修教师的住宿问题。贵校府高庭阔,物实人济。且具宽大为怀,救人之危的美德。以上区区小事,谅贵校不难解决。我们不知贵校还有什么实际困难,如果这些困难我校能帮助解决的话,就尽量提出,我校会竭力去办。再说一句,贵校如能给解决我校进修教师的住宿问题,我们以我校领导的名义向贵校领导深深地表示谢意。万望函复。
XX市电子工业学校(章) 一九九九年九月八日
第三章 公文的写作
第一节 公文概说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关于概念,注意两点:
1、法定效力。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性质。
2、规范体式。公文具有特定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公文处理等内容。
二、公文的种类
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有13类13种。分别是——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三、公文的分类
13个文种按行文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1、下行文:行文方向往下。 2、上行文:行文方向往上。
3、平行文:行文方向往不往上,也不往下 关于级别,有必要作一个解释 按《办法》规定:
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该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
“上”和“下”指的是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即直属的上下级。学习时应该把握好这个内容。
练习:下面单位的行文关系怎样? 1、总行与各分行
2、广东金融学院与广东省政府 3、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广东省人民政府 4、北京市人民政府与沙河镇人民政府
(一)下行文
主要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
1、命令(令)以突出的强制性和最高的权威性区别于其他文种。多为国务院及其部委、县以上人民政府的领导人才能颁发。
2、决定:与命令相比,在强制性和权威性方面稍弱,在行文单位上限制不多。 3、公告、通告:常常用于面向没有固定的行文对象或行文对象级别相当复杂时使用。 这两个文种多没有主送机关。
4、通知、通报:前者指向将来,后者指向过去 5、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二)上行文
主要是——议案、报告、请示。
议案有特定的行文单位和行文对象。发文单位一般是人民政府,主送机关(行文对象)则是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报告和请示的区别在于要否答复: 前者只是陈述情况,不用上级答复
后者则需要上级的批复。
(三)平行文 主要是——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文书往来。使用上比较灵活。 不相隶属机关:两个没有隶属关系的机关。
五、公文的格式 (一)包括的内容
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标识、秘密等级、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文份数序号 (二)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三)紧急程度 (四)发文机关标识 (五)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
(一)公文份数序号
指将同一文稿印刷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是否需要注明,与秘密等级有关。 如需标识,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如需标识秘密等级(分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应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
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应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者之间用“★”隔开。
(三)紧急程度
指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分“特急”和“急”两种。
如需标识,应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前者在右上角第1行,后者在右上角第2行。
(四)发文机关标识
由发文机关全称加“文件”组成。一般用红字。 注意事项:
1、上行文一般只标识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而省略“文件”二字;
2、多个单位联合行文,各单位一般作纵向排列,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居中处理。
(五)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位置在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居中排布。 注意事项:
1、代字一般有固定处理。如“府”、“银” 2、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3、年份应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起; 4、联合行文,只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先写“签发人”三字,冒号后标识签发人姓名。
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文标题 (二)主送机关 (三)公文正文 (四)附件 (五)成文日期 (六)印章 (七)附注
(一)标题
1、标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发文机关名称:可参考发文机关标识
(2)事由:由介词“关于”加公文内容的准确、简要概括组成的介词短语作文种的定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