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3:53: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

(一)诗歌鉴赏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①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②胡:为什么。 ③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2、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嗣(yí)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答案:1.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2.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

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王勃的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_________,诗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答案:1.B.2. 不要、无须 豪迈旷达(爽朗乐观)3.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意境开阔。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1分),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1分),

(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意思对即可) 2.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1分)(意思对即可)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

清晨,太阳出来了,在高大林木的遮蔽下,古寺依然沉睡在幽暗中。重重花木掩映这弯弯的小路,来到禅房,更觉幽静。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净尽。悠长的钟磬声,在万籁俱寂之中带来深远的禅意,使人的心灵愈加沉静。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2、“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送 友 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

参考答案:

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6分,每点2分) (2)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漫长孤独旅程和未来命运深切关怀。(4分,每点2分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1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漏:指更漏,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

1.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氛围。(3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1.疏桐 孤鸿 凄清孤寂 2.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1分)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2分)。

(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的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卜算子咏梅》一词分上下两阕,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 的处境,下阕写梅花 的品质。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请回答。

【参考答案】

1、艰难、恶劣的处境(意思对即可)高洁坚贞的品质(意思对即可) 2、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思对即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gbdc64fsp6trx01723y3gzju6vsnw00dg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