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分式的意义》的说课稿
七年级下册数学《分式的意义》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技能目标: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会推断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3)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4)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分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式的意义:分式与除法的关系;
(2)难点: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
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
二、教学方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师将以引路的形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归纳、概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下面这样几个环节 1.设问激疑,以旧探新,类比联想,形成概念 教师先问学生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分数。
1.一段绳子长3米,把它平均分成4份,则每份长是多少?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一辆汽车行驶7小时,从甲地到达乙地,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的速度是多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