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因顺序应该是:
NXARC。
12.用一野生型菌株抽提出来的DNA来转化一个不能合成丙氨酸(ala)、脯氨酸(pro)和精氨酸(arg)的突变型菌株,产生不同转化类型的菌落,其数如下:
问:(1)这些基因间的图距为多少? (2)这些基因的顺序如何?
解:
根据转化重组的定义,各基因的重组率可以推求如下:
RFala?proala?,pro?单个整合个体数?同时整合个体数?单个整合个体数2100?840?420?840?8400?420?2100?840?1400?840 ?0.302100?840?1400?840?8400?1400?2100?420?840?840?0.37840?1400?420?840?8400?2100?840?1400?420?840?0.25同理求得:
RFpro?arg
RFala?arg
也就是说,ala—pro,pro—arg,ala—arg间的图距分别为30,37,25。由于细菌的染色体为环形的,因此,推断这三个基因的相对位置是:
第41页 共57页
pro3730ala25arg
13.利用中断杂交技术,检查了5个Hfr菌株(1,2,3,4,5),想知道这几个菌株把若干不同基因(F,G,O,P,Q,R,S,W,X,Y)转移到一个F-菌株的顺序。结果发现,各个Hfr菌株都以自己特有的顺序转移,如下所示:(各品系只记下最初转移进去的6个基因,)
问:(1)这些Hfr菌株的原始菌株的基因顺序如何?
(2)为了得到一个最高比例的Hfr重组子,在接合后应该在受体中选择哪个供体标记基因?
提示:Hfr品系是环状DNA。 解:
(1)因为Hfr转入F?的基因顺序,取决于F因子在供体染色体上整合的位点和方向,所以,原始菌
株的基因顺序,可以根据上述各Hfr株系直接推出,如下图所示:
第42页 共57页
XYGFHfr4Hfr2WHfr1Q Hfr5SHfr3ROP (2)因为距离原点最近的基因最先转入受体,因此在接合后,在受体中标记供体染色体离原点最远
的基因作标记,以便不会漏检重组子。
14.为了检出λ噬菌体的4个基因(co1,mi,c和 s)间的连锁关系,Kaiser做了一个杂交试验,下面是杂交结果的一部分数据:
亲本 子代
(a)co1+×+mi 5162 co1+,6510+mi,311++,341 co1mi (b)mi+×+s 502 mi+,647+s,65++,56 mi s (c)c+×+s 566c+,808+s,19++,20cs
(d)c+×+mi 1213c+,1205+mi,84++,75 c mi 问:(1)每个杂交组合的重组频率是多少?
(2)画出co1, mi, c,和s四个基因的连锁图。
解:(1)每个杂交组合的重组频率是:
(a)、0.053;(b)、0.096;(c)、0.028;(d)、0.062;
15.用 P1进行普遍性转导,供体菌是pur+nad+pdx-,受体菌是pur-nad-pdx+。转导后选择具有pur+的转导子,然后在100个pur+转导子中检定其它供体菌基因有否也转导过来。所得结果如下表:
问:
①pur和nad的共转导(cotransduction)频率是多少? ②pur和pdx的共转导频率是多少? ③哪个非选择性座位最靠近pur?
④nad和pdx在pur的同一边,还是在它的两侧?
⑤根据你得出的基因顺序,解释实验中得到的基因型的相对比例。
第43页 共57页
解:
①pur和nad的共转导(cotransduction)频率是25%。 ②pur和pdx的共转导频率是49%。 ③pdx最靠近pur。
④nad和pdx在pur的同一边。 ⑤基因顺序:pur-pdx-nad。
第44页 共57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