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精品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7:02: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天地人

教学目标:

1.会认天地人你我他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6个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重点:

认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字。 教学难点:

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对号入座。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的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看图说话,分别出示天地人你我他的图片。 (二)指名读:谁能读读?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三)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学习生字

(一)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图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本子上写一写。

(二)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两遍)。 四、读准字音

(一)学生自由读生字,同桌交流。

(二)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三)读一读。出示6个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五、认识生字

出示表示相应文字的图片,提问谁能说说这是什么?能做什么?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一)认识田字格。

(二)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三)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四)指导书写。

教师介绍笔画名称横,范写一,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起笔稍重,向右行笔要果断,稍上斜,收笔稍顿。

七、布置作业

(一)找一找,我们周围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课的生字。 (二)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巩固生字 (一)我会认。

1.变序抽取字卡,学生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2.做找朋友游戏。 (二)我会记。

1.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 (三)我会用。 1.摘果子说词语或句子。 2.选生字卡填空。

3.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一课的生字? 二、指导书写天、人

(一)观察课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二)说一说: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横的长短变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变化这两方面来说)

(三)教师范写二三,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

(四)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后与范字对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讲评:讲评后,学生继续练写。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 天地人 天地人你我他

教后反思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以国画为背景,展现了6个汉字,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要的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为贵。第二组生字“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这6个生字是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要紧密联系生活来学习。教学重点为通过听读、 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读准“人、你、我”的字音。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学生能读准“人、你、我”三个字。 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二、成功之处

1.本课要求识记6个生字。“天、人”结构较简单,“地、我”结构相对复杂,“你、 他”带有相同的部件。我在教学中借助生活场景字形比较、动作演示等,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感受汉字的趣味性。如:生活场景识字。利用多媒体呈现各种生活中带有生字的图片,通过不同语境帮助学生识记、认读生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哪里;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

生上台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学有余力的同学,结合生活实际,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2.朗读指导。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朗读课文,因此读正确是本次朗读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学生还没有学拼音,因此教师重视正确示范和听音纠正。教师示范朗读时,把声调读清楚,特别注意“你、我”的声调都是第三声,三字连读时,“你”要读成半上,与第二声相似,“我”的声调读完整。学生听老师范读后,学生组内练习朗读,教师指生班内展示朗读,找生点评,全班齐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朗读教学,学生初步学习到朗读技巧。

3.理解运用。在语境中理解运用。“天地人”的教学在借助插图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语境带学生读一读,在新语境中理解字义。如:晴天、阴天、雪地中的学生、女人、老人。“你我他”学习时,组内三人进行自我介绍,在交流中巩固生字,如:“我叫小李。”“你叫什么名字?”在交流中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教师对教材课文挖掘不足。没能拓展课文的插图是国画《一望大江开》,两面近景是岩石松枝,龚野遗和费密同游,吟诗唱和,眺望远处。中间大片留白远处空旷无限,咫尺之间似有万里之遥,让人可以充分感受天地之广袤。取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之意。教师如能充分发挥教材素材,引导学生理解天地之广,效果会更好。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课前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查阅课文插图,了解国画《一望大江开》所表达的意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金木水火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一种笔画一。 教学难点:

指导书写、认识部首。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的课件,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一)看图说话。

(二)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金木水火土。

(三)指名读课题:谁能读读课题?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四)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二)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三)读一读。出示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生字卡(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四、朗读感悟

(一)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含精品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gpk75blyi8qp2012imx4yj364q3d4011pk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